加之困俗学,羝角方牵羸。
诗陈尽自道,幸子怜无疵。

【注释】

答:作诗答复。黄薮富道:指作者的朋友黄生,字子寿。黄生曾以《易》学自负于人,因与友人相争而退居乡里,故作者赠以此诗。困俗学:受世俗之学的影响。羝角方牵羸:比喻自己的志向和才能被世俗所束缚。诗陈:指诗人所作之诗。《汉书·艺文志》云:“不歌而颂谓之诗。”自道:自我陈述。幸子:指黄生,字子寿。怜无疵:指黄生能谅解并赞赏作者的诗歌。疵,毛病,瑕疵。赏析:这是一首酬答诗。开头两句写自己与朋友因学术观点不同而争执起来,但最后却相互谅解,彼此欣赏对方的优点,这在文学史上是有先例的。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对孟浩然说:“吾辈岂是蓬蒿人,青云有志竟难申。”李白在《赠崔侍御》一诗中也说过“劝君金樽酒,一曲洗尘烦”。这些诗都表现了作者与朋友虽处异地,但心心相印、互相理解的真挚感情。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思想感情支配下写的。全诗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首二句。“加之困俗学”,是说自己受到庸俗之学的约束。“方牵羸”,用羊角被拴住而拉倒羸弱的牛来形容自己受世俗观念的约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加之”二字,写出了自己被束缚的原因。第二段为中间四句。“诗陈尽自道”,说明自己之所以要写诗,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也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幸子怜无疵”表明自己所写的诗歌没有缺点,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第三段为末二句。“幸子怜无疵”中的“幸”,是庆幸的意思,表示感激之情;“怜无疵”,是怜悯的意思,表示谦虚之意。这里既有对朋友的感激,又有对自己诗歌的谦虚。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