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从天来,意欲以地分。
西山避之逃,东山开为门。
木石所不捍,土沙固随奔。
东西两随海,势已无完坤。
如何中流居,独遏万里浑。
坤维赖系得,地灵烦窥扪。
不然已飘泊,两分不相存。
禹力所不除,天意固可论。
余欲沉九渊,下视万古根。
畏强激常情,中立爱此墩。
诗成欲谁和,感慨心徒烦。

【注释】:

  1. 长江从天来,意欲以地分。
  • 长江如天降,意欲划分天地。
  1. 西山避之逃,东山开为门。
  • 西山躲避,东山敞开门户。
  1. 木石所不捍,土沙固随奔。
  • 木石无法抵御,土沙迅速流动。
  1. 东西两随海,势已无完坤。
  • 东西两岸随着大海,形势已经不能完整。
  1. 如何中流居,独遏万里浑。
  • 我如何在河流中居住,独自阻碍万里的水流。
  1. 坤维赖系得,地灵烦窥扪。
  • 依靠大地的支撑和保护,土地神灵令人敬畏。
  1. 不然已飘泊,两分不相存。
  • 否则我已经漂泊不定,两者不能共存。
  1. 禹力所不除,天意固可论。
  • 大禹的力量也不能除去,这是自然的安排。
  1. 余欲沉九渊,下视万古根。
  • 我准备沉入九渊之下,俯视万年的历史根基。
  1. 畏强激常情,中立爱此墩。
  • 畏惧强敌激发了常情,但我仍然偏爱这个墩。
  1. 诗成欲谁和,感慨心徒烦。
  • 诗歌完成想要寻求他人的赞赏,心中感到无比的感慨和烦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江的气势和流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历史的深沉感悟。诗人通过对长江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在诗句“余欲沉九渊,下视万古根”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长河的尊重和敬仰,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是一首富有诗意和深度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