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于利禄不择义,苟可走夺足恐蹉。
家储千金吝铢两,不敢尽费乌用多。
百年到死财几日,恃若固有理则那。
庄生尝以富为病,爱其放达与俗过。
南山衣雪变群玉,举以卖世售几何。
山翁固亦富自喜,稚子无诮贫犹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物质富足的人的内心世界。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世于利禄不择义,苟可走夺足恐蹉。
- “世”:世间,指世俗之人。
- “于利禄”:追求利益与功名地位。
- “不择义”:不考虑道义。
- “走夺”:追逐、夺取。
- “足”:满足。
- “恐蹉”:担心错失良机。
- “译文”:世间人追求名利,不顾道义,只要能得手就心满意足,害怕错失良机。
- “注释”: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追求物质欲望的批评,认为这种行为是盲目和短视的。
- 家储千金吝铢两,不敢尽费乌用多。
- “家储”:家中积累。
- “千金”:古代货币单位,此处泛指财富。
- “吝”:吝啬。
- “铢两”:古代计量单位,十为一两,十分之一为一铢。
- “乌用”:何必。
- “译文”:家中积累了大量财富,却吝啬到连一点点都不肯花费,认为没有必要浪费那么多。
- “注释”:诗人批评了这种过度节俭的行为,认为应该更加开放地使用财富。
- 百年到死财几日,恃若固有理则那。
- “百年”:人的一生。
- “到死”:直到去世。
- “译文”:一生之中,钱财能有几天?依赖它就像有固有的道理一样,怎么可能?
- “注释”:诗人在感叹人生短暂,钱财有限,而对依赖钱财的态度产生了质疑。
- 庄生尝以富为病,爱其放达与俗过。
- “庄生”:指庄子,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
- “以富为病”:因为过于追求财富而感到苦恼。
- “译文”:庄子曾经把财富当作病痛,喜欢它的随意洒脱超过常人的生活方式。
- “注释”:诗人引用庄子的话来表达自己对财富的看法,认为财富不应该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
- 南山衣雪变群玉,举以卖世售几何。
- “南山”:指终南山,古代地名,这里用作比喻。
- “衣雪”:穿着白雪的衣服。
- “译文”:终南山上覆盖着白雪,如同宝石一般美丽,用来换钱又能换回多少钱?
- “注释”:诗人通过描绘南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财富的讽刺和质疑。
- 山翁固亦富自喜,稚子无诮贫犹歌。
- “山翁”:指终南山中的人。
- “固亦”:固然,确实。
- “译文”:终南山中的人也确实很富有,但孩子没有嘲笑他的贫穷,反而还唱着歌。
- “注释”: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富有的人和他的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