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百志堕,起逢秋物阑。
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
言山多在远,虽近尚莫攀。
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
不如无所闻,收心就恬安。
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
不知秋叶疏,但怪朝影斑。
羸躯便偃侧,籍有稿与莞。
仰攀孤云高,卧见飞鸟还。
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
【注释】
- 病起:因病起坐。闻说:听说。贪山:贪婪的山,这里指贪官污吏。颇:通“颇”,稍微。泉石:泉水和石头。远:遥远。
- 一病:生病。百志:许多志向。堕:丧失。逢:遇到。秋物阑(lán):秋天的景物凋残。阑:尽。
- 力弱:身体虚弱。未胜行:不能胜任长途跋涉。厌:同“餍”,满足。客言山:客人谈论山中的事情。多在远:大多都在远处。虽近尚莫攀:虽然靠近,但还是没有人去攀登。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没有船可渡水,没有马可乘路,我也没有车马可供借用。
- 不如:不如这样,即不如不去听。无所闻:听不到什么。收心就恬安:收敛心意,安于平静的生活。南轩:南面的窗子。扶疏:茂盛的样子。四观:四面观望,指四面景色。
- 不知:不懂得。秋叶疏:秋风吹过,树叶飘落稀疏。但怪:只觉得奇怪。朝影斑:早晨阳光照射下的树影斑驳。
- 羸躯:瘦弱的身躯。偃侧:俯卧。籍:垫着。稿与莞(wān):用草编成的东西,用作枕头或垫席。
- 仰攀孤云高:向上攀援,独自高飞的云。卧见飞鸟还:睡时梦见飞翔的鸟儿归来。苟此:如果这样。自适:自己觉得舒适。艰:艰难。
【赏析】
《病起闻说贪山颇有泉石远》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古,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此诗前半部分以抒情写景为主;后半部分则通过描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病起闻说贪山颇有泉石远》是杜甫在病后听闻贪官污吏盘踞山中,而自己身弱不能远游,只能在家中闲居时所作的五言排律。全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以及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隐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