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兵莫待一阳生,习阅攻车要不惊。
或跃在渊能自试,不劳征战屈人兵。
【注释】:
论兵:论述军事。阳生:阳气开始,指春分时节。习阅攻车:演习攻伐之车。试:试验。屈人兵:使敌人屈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物言志,以“论兵”为题,寓意深刻,意趣横生。
首联写“论兵”的要领,强调“论兵莫待一阳生”。意思是说,论战之事不能等到春天阳气开始萌发的时候再谈,因为春天阳气未动时最易受到阴气的影响,所以不宜在此时论兵,更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就会自取败亡。此联是全诗的纲领,是议论的出发点。
颔联写练兵,强调“习阅攻车要不惊”。意思是说,练习作战之车,不要心惊肉跳。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承接“论兵莫待一阳生”之意,说明论兵之事不能急于一时,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操之过急。同时,也告诫士兵在练习作战之车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此联也是议论的内容之一。
颈联写实战。强调“或跃在渊能自试”,意思是说,有时可以跃入深渊之中,亲自试验一下。这一句是比喻,暗含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对士兵的期望与关怀。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存亡、胜败得失的淡然态度。此联是全诗的重点内容之一。
尾联写胜利。强调“不劳征战屈人兵”,意思是说,不必用武力征服别人,就可以取得胜利。这一句是对前面各联的总结和升华,表明了作者主张和平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反感和厌恶之情。此联是全诗的结论和总结,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
这首诗通过议论的方式,阐述了作者关于“论兵”、“练兵”、“实战”和“取胜”等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对士兵的期望与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