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树见秋灯,青荧更可爱。
半笼宜叶疏,微透嫌枝碍。
深误暗虫投,静窥栖羽在。
望疑帘幕中,吟惜栏杆外。
月到冷光幽,风来孤影碎。
山客遥夜归,耿耿如相待。
【注释】
隔树:指在树梢。秋灯:秋天的灯光。青荧:青色而微明。更可爱:更令人喜爱。宜叶疏:适宜于树叶稀疏之处。微透:稍微透出。嫌枝碍:嫌枝叶遮挡。深误暗虫投:深深地被暗中飞来的昆虫吸引。静窥栖羽在:静静地观看鸟儿栖息在树枝上。望疑帘幕中:望去仿佛是帘幕中的情景。吟惜栏杆外:吟诵着对外面的栏杆外景色的惋惜。月到冷光幽,风来孤影碎:月亮映照下清冷的光幽暗,风吹过使得身影变得孤单而破碎。山客:指山中的客人。遥夜归:深夜归来。耿耿:心中有所思念。如相待:像以前一样地等待着。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题,写的是作者夜宿山寺时所见之景、所感之事。全诗从夜色写起,由远及近,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富有情味和韵味。首句写诗人在树林里看到远处有一盏秋灯,点明了时间是傍晚或夜晚,地点在山上,环境十分幽静。次二句写这盏秋灯的光影特点。“青荧”二字,写出了灯光的特点,既没有烛火的红晕,也没有灯火的辉煌,而是显得十分微弱而幽深。这一句不仅写景,而且巧妙地运用叠字,把“爱”字写得更加生动。三至六句写这盏秋灯给诗人带来的感受。“半笼宜叶疏”,写秋灯的光线正好透过稀疏的树叶照射下来,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感觉。但“微透”则又显得有一点妨碍,因为枝叶的遮挡,使得这盏秋灯只能照亮一半的空间。“深误暗虫投”,“静窥栖羽在”,诗人不禁为这盏秋灯深深吸引住了。他静静地观看着树上的鸟儿,它们栖息在树枝上,似乎也对这盏秋灯产生了好奇,纷纷飞过来向它张望。“望疑帘幕中”,“吟惜栏杆外”,诗人想象自己站在栏杆之外凝望着这盏秋灯,不禁感到惆怅。“月到冷光幽”,“风来孤影碎”,两句分别描写了月光和秋风对这盏秋灯的影响,月光下它显得更加幽暗,秋风中它的影子却变得越来越模糊。“山客”四句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感受。他想象自己正在山中漫步,突然发现远处有一盏秋灯,他不禁驻足观望,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可是当他走近一看,却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幻觉。他不禁感到失望和怅惘,就像以前一样地等待那盏秋灯的出现。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在这寂静的夜晚,突然传来一声声蟋蟀的叫声,让诗人想起了远方的家人和朋友,不禁心生感慨。他默默地吟唱着诗句,感叹着岁月流逝和时光易逝。整首诗通过对一幕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短暂时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