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子城新筑,长江便作壕。
欲兼诸面敌,故起北楼高。
即旧基仍峻,因时力不劳。
青天才咫尺,翠壁似周遭。
近照东西瀼,遥分上下牢。
百蛮归指掌,三峡见秋毫。
帝道方无外,皇威到不毛。
三钩闲夜锁,八阵纵春邀。
守土惭非称,提兵亦缪叨。
经营皆使指,备豫本戎韬。
功乏为山助,名加制胜褒。
登临欲吟咤,深愧杜陵豪。
【注释】
①制胜楼:夔州城上最高的一座楼。
②夔子城新筑,长江便作壕(huáo):夔州城的城墙是新建的,城墙外就是滚滚长江。
③欲兼诸面敌,故起北楼高:想要同时对付各方面的敌人,因此要建起一座高高的北楼。
④即旧基仍峻,因时力不劳:就在旧的基础上再修得高大峻峭。因为现在国家强盛,不需要再费力气了。
⑤青天:指天空。咫尺:极近。
⑥翠壁似周遭:形容墙壁的颜色像周围的山一样绿。
⑦近照东西瀼,遥分上下牢:近处可以看见东边、西边的江峡,远处可以分辨出三峡的高低。
⑧百蛮:泛指各少数民族。指掌:掌握在手。
⑨秋毫:比喻细微,这里指细小的地方。
⑩帝道方无外,皇威到不毛:天子的道义正广泛传播于四方,皇帝的威望到达荒蛮之地。
⑪三钩闲夜锁,八阵纵春邀:晚上用绳缆把三个大锁挂在江中,春天则让士兵列成阵势去钓鱼。
⑫守土惭非称,提兵亦缪叨:守卫国土感到自己不够称职,提兵作战也觉得有些惭愧,因为自己并不熟悉兵法。
⑬经营皆使指,备豫本戎韬:治理国事都按着一定的计划去做,平时也不忘军事训练。
⑭功乏为山助,名加制胜褒:由于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所以不能作为建造山丘的材料;但因有“制胜”的功绩,所以被表彰。
⑮登临欲吟咤(zhà),深愧杜陵豪:登上高处想要大声吼叫,深感自己的不足而羞愧不如杜甫的豪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公元1057年(宋绍兴七年)任夔州通判时所作,当时他刚到任不久,就对夔州城进行了一些建设工作。全诗写诗人登临制胜楼,眺望四周山川景物的感受,抒发了自己报效国家的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首联点明楼高,写出楼的雄伟壮观。
颔联说建楼的目的,是为了能同时对付四面来犯的敌人,所以要建起一座高高的北楼。
颈联写楼的地理位置,是在旧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的。
尾联写楼的远景,是诗人站在楼上所见到的景色。
此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呼应,气势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