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粱戒鸟啄,馈粟辞子阳。
神明久不死,宇宙一鸟翔。
若人据槁梧,中自含宫商。
其游车泠风,其息形坐忘。
豆山瀛泗等,念往即褰裳。
盖云任去来,岂谓符弛张。
老商顾之笑,是事何轻扬。
云风驾旬馀,日月辀两傍。
拊掌一戏笑,何异侏儒场。
后人致引慕,竹林焚馨香。
飘飘大人赋,气夺千丈强。
吾闻孔仲尼,道盛涵化光。
雅言书当理,不见一日长。
放乎子列子,君其乐彷徉。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稻粱戒鸟啄,馈粟辞子阳。

译文: 稻粱是鸟儿的美食,我以粮食为礼献给了子阳。
注释: 稻梁(即稻谷和麦子)是古代祭祀和日常饮食中的主要食物。“戒”在这里指的是警戒、提醒,可能指对自然法则的尊重或遵循。“子阳”指代某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上级。

2. 神明久不死,宇宙一鸟翔。

译文: 天地间的神圣力量长久不灭,就像一只鸟在宇宙间翱翔。
注释: “神明”通常指自然界的生命力或神秘的力量。“久不死”表达了这种力量的永恒性和不灭性。“宇寑”在这里指的是天地之间或广阔的空间。“一鸟翔”则形象地描述了这只鸟在宇宙中的自由飞翔状态。

3. 若人据槁梧,中自含宫商。

译文: 如果人能够像梧桐那样扎根于大地,内心自然能够感受音乐的高低起伏。
注释: “若人”指那些有志向、能担当重任的人。“据”意为立足、安身。“槁梧”指枯干的梧桐树,象征坚韧不拔或高洁的品质。“宫商”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五声音阶,这里比喻事物的本源或内在美。

4. 其游车泠风,其息形坐忘。

译文: 他游走在清凉的风中,休息时身心完全放松,忘记了一切。
注释: “游车”形容行走如同行于轻风之中,没有阻力。“泠风”形容风清冽且轻柔。“息形坐忘”描述一种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即身心都沉浸在自然之中。

5. 豆山瀛泗等,念往即褰裳。

译文: 想到过去的山川湖泊,便立刻提起衣裳离开。
注释: “豆山”泛指远方的山水美景。“瀛泗”分别指大海和江河。“褰裳”意为提起衣服,表示迅速行动。

6. 盖云任去来,岂谓符弛张。

译文: 大概说人随遇而安,不拘泥于形式。
注释: “盖云”相当于“大概说”,“任去来”意指顺应自然的变化和去留的自由。“岂谓符弛张”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的态度。

7. 老商顾之笑,是事何轻扬。

译文: 老人看到这情景后笑了,认为这样轻佻的事有什么值得张扬?
注释: 这里的“老商”可能是一个年长者的名字或代称。“顾之笑”意味着老人对此表示惊讶或不满。“轻扬”形容事情的轻佻或不严肃。

8. 云风驾旬馀,日月辀两傍。

译文: 云朵如同马车般飘移,日月仿佛在车旁行驶。
注释: “云风”形容云彩流动的样子,好似有风推动。“旬馀”、“辀两傍”都是比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日月似乎在车旁快速移动。

9. 拊掌一戏笑,何异侏儒场。

译文: 轻轻一笑就结束了这场游戏,这跟看热闹的人群有何两样?
注释: “拊掌”指鼓掌大笑的动作。“一戏笑”表示简单的欢笑。“侏儒场”指的是观看滑稽表演的场合,暗示这只是一场小把戏或无聊的游戏。

10. 后人致引慕,竹林焚馨香。

译文: 后来的人纷纷向往,以至于竹林里燃起了熏香。
注释: “后人致引慕”表示许多人效仿或追求某种行为或风格。“竹林焚馨香”则形象地描绘了竹林因为人们的追求而变得香气四溢的场景。

11. 飘飘大人赋,气夺千丈强。

译文: 我的文章飘逸如大文豪的作品,气势足以压倒千丈高的山峰。
注释: “飘飘”形容文章流畅自如,如同在空中飘动一般。“大人赋”可能是指古代著名的文学作品或诗作。“气夺千丈强”强调了作者作品的气势之大,足以与高山相提并论。

12. 吾闻孔仲尼,道盛涵化光。

译文: 我从孔子那里听说,大道深远且包容万象,光芒万丈。
注释: “闻”表示从别人那里听到或得知。“孔仲尼”是孔子的尊称,代表儒家文化的创始人。“道盛涵化光”表达了对孔子所阐述道理的高度评价,认为它包含了深邃的智慧和普世的价值。

13. 雅言书当理,不见一日长。

译文: 高雅的言辞讲述的道理应当是最正确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注释: “雅言”指的是优美、典雅的语言。“书当理”表示言语中蕴含的道理是正确的。“不见一日长”强调了语言或道理的恒定不变,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改变。

14. 放乎子列子,君其乐彷徉。

译文: 让我跟随列子逍遥自在吧,愿你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快乐徜徉。
注释: “放乎”意为追随、跟随。“子列子”可能是指道家人物列子的别号或代称。“彷徉”形容自由自在的状态。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