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不歇,君向越山听。
既已疏吟伴,谁当共酒瓶。
松花全是粉,柳絮半为萍。
自笑无生计,闲笺相鹤经。

寄葛元成

子规啼不歇,君向越山听。
既已疏吟伴,谁当共酒瓶。
松花全是粉,柳絮半为萍。
自笑无生计,闲笺相鹤经。

注释:

  1. 子规:即杜鹃,一种鸟类,以其夜间鸣叫而著名,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之情。
  2. 越山:指浙江绍兴附近的越王山,这里借指远方的故乡或友人所在之地。
  3. 疏吟:悠闲地吟诵诗词。
  4. 松花:松树的花蕾,常用来比喻清雅之物。
  5. 柳絮:柳树的白色花瓣,常随风飘散,此处用以形容春天的景象。
  6. 无生计:没有生计,意指生活艰难。
  7. 鹤经:指与鹤相关的书籍或文字,这里可能是指一种修行或静心的文字。

赏析:
《寄葛元成》是宋代诗人王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在他乡的朋友或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关切。首联“子规啼不歇,君向越山听。”以子规鸟的不停鸣叫开篇,象征着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如同这无尽的啼叫一般,永无止境。接着,“既已疏吟伴,谁当共酒瓶。”表明虽然诗人在孤独中寻找慰藉,但他并不孤单,因为有朋友相伴。然而,“松花全是粉,柳絮半为萍。”这两句则用自然界中的松花和柳絮作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生活的艰辛和漂泊不定的状态。最后两句“自笑无生计,闲笺相鹤经。”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自嘲和无奈,他虽无生计之忧,却只能以读书为乐,这与古代文人的隐逸生活颇为相似。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