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佐绣衣使,八州人共欢。
一句司范笔,六计问周官。
雁鹜手持进,豺狼胆自寒。
岂惟重台省,风采动朝端。

范掌书

出佐绣衣使,八州人共欢。

一句司范笔,六计问周官。

雁鹜手持进,豺狼胆自寒。

岂惟重台省,风采动朝端。

注释:

范掌书 —— 指的是唐代诗人范摅。

出佐绣衣使,八州人共欢 —— 表示范摅被任命为绣衣使者,八州的人们都为他高兴。

一句司范笔,六计问周官 —— 表示范摅擅长写诗和作文,他以周代为标准,用六种方法来考核自己的文章。

雁鹜手持进,豺狼胆自寒 —— 表示范摅的文章就像鸿雁和鹭鸶一样高洁,他的胆量像豺狼一样坚强。

岂惟重台省,风采动朝端 —— 表示范摅的才华不仅在朝廷中受到重视,而且其才华也足以让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范摅的一首咏史之作。诗中通过赞美范摅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诗的第一句“出佐绣衣使,八州人共欢”,描绘了范摅被任命为绣衣使者后,八州的人们共同欢庆的情景。这里的“绣衣”是指古代的一种官职,而“使者”则代表着皇帝的代表,因此这句话意味着范摅被赋予了重要的任务和权力。

诗的第二句“一句司范笔,六计问周官”,进一步描绘了范摅的文才和治政之才。这里的“司范笔”指的是掌管国家文书,而“问周官”则是指借鉴古代的治国之道。这表明范摅不仅善于写诗作文,还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才能来治理国家。

接下来的两句“雁鹜手持进,豺狼胆自寒”,则是对范摅人品的描述。这里用大雁和鹭鸶比喻高尚的品质,用豺狼比喻强大的勇气。这些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范摅的高洁品质和勇敢精神。

最后两句“岂惟重台省,风采动朝端”,则是对范摅才华的高度赞扬。这里的“重台省”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而“风采动朝端”则是指范摅的才华足以让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这表明范摅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更在政治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

整首诗通过对范摅的赞誉,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品德的敬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故事的热爱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