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喉何嗄,三年肺未苏。
自知愁不禁,谁复问何如。
病体仍冬夜,山庄独老夫。
恐伤阿㜷意,不敢寄家书。

【解析】

此诗是诗人因病在病中所作。首联写“喉何嗄”,即喉咙干哑,声音沙哑。三、四句点明“三年肺未苏”,即三年来肺气不舒、咳嗽不止。中间两句,诗人自叹自问,愁闷难解,无人能知。五、六句写自己独守寒夜,山庄孤老,更添忧愁。末联写诗人担心妻子的埋怨,因而不敢寄出自己的家书。

【答案】

译文:

喉干声哑已多日,三年来肺气不舒咳嗽不止;自知忧愁难以抑制,谁能了解我的苦衷?病体依然卧于冬夜,只有我一人独守山庄;恐怕伤了妻子的心,因此不敢给她寄书信。

注释:

①阿㜷(wūlí):指妻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因病在病中所作。诗人首先描写了“数日喉何嗄”的病状:“喉干声哑已多日”,这是诗人生病之后的第一个症状,也是他生病之后的第一个感受。接着又写到:“三年肺未苏”,这一句是说,诗人患病已经三年,但肺部的病却始终没有好转。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患病三年的时间说得很长,突出了他长期患病的事实。

然后诗人用“自知愁不禁”的诗句过渡到了对“谁复问何如”的思考上。诗人在这里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病情的担忧。他担心的是,自己长期患病的情况,不知道妻子会如何想;而妻子又会如何想呢?他担心的是,自己在长期患病的情况下,不能为妻子排忧解难,不能为妻子分忧解愁,所以才会如此地担忧。

最后诗人写到“病体仍冬夜,山庄独老夫”,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病体和生活环境进行了描绘。他仍然躺在冬夜里,独自一个人生活在山庄中;这两句中的“冬夜”和“山庄”都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行的概括性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所面临的生活困境。

末联是诗人的直接抒情:“恐伤阿㜷意,不敢寄书”。诗人之所以不敢给妻子寄书,是因为担心妻子会因此而感到伤心。这里的“阿㜷”应该是指他的妻子,也就是诗人的妻子。

全诗通过对诗人的病情和生活环境进行描述,展现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忧愁与痛苦。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担忧和无奈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了他对家庭责任和社会压力的认识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