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泮西风寂寞滨,相逢不作白头新。
人知叔向古遗直,谁识尧夫今逸民。
自古文章差底病,历观贤圣莫非贫。
老来安养浩然气,吾辈安能俯仰人。

诗句释义

1 芹泮西风寂寞滨:芹泮,地名或地标,可能指代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地方,西风表示季节为秋冬。寂寞滨意味着环境清冷,人烟稀少。

  1. 相逢不作白头新:这句意指在寒冷孤独的环境下不轻易结交新朋友,更珍惜旧友。”白头新”则是指新的开始和关系,这里用来形容新结识的人不如老朋友来得珍贵。
  2. 人知叔向古遗直:叔向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名士,以其正直闻名。此处表明人们虽然知道叔向的古时美德,但对当今逸民的了解却少之又少。
  3. 谁识尧夫今逸民:尧夫可能是指尧舜时代的理想人格代表人物,如尧帝的德行、舜帝的仁政等。逸民即隐逸之人,不被世俗所理解,依然保持其高洁的品质。
  4. 自古文章差底病:这句话指出自古以来,许多文人的作品都存在着某种缺陷或不足之处,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5. 历观贤圣莫非贫:从历史来看,所有的圣贤都经历了贫穷,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证明了贫穷并非阻碍成功的唯一因素。
  6. 老来安养浩然气:老来意味着年纪增长,但这里强调的是无论年龄如何,都应该保持一种浩然正气,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7. 吾辈安能俯仰人: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即我们不应该轻易被他人的态度所影响,应当保持独立和自信,坚持自我价值和信仰。

译文

西风吹过寂静的小洲,我在这片土地上独自行走,不愿轻易结交新的朋友,因为我知道,那些新交的朋友可能只是短暂的陪伴。人们都知道春秋时期那位正直的叔向,但却很少了解我这样的现代逸民,我坚守着古代圣人的风范,不为世俗所动。历史上的文人作品往往有所缺陷,但我认为,这些缺陷并不是作品本身的问题,而是创作者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表现方式。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无论是圣贤还是普通人,都在贫穷的环境中挣扎,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证明了贫穷并不阻碍一个人实现梦想。到了晚年,我更应该保持一种坚定的正气,不受外界影响,坚持自我。我们这些人,怎么能被人左右呢?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保持自信,不被他人的态度所动摇。

赏析

这首诗以“呈古直”为题,通过对比古今文人的不同处世态度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诗中的“芹泮西风寂寞滨”描绘了一个清冷孤寂的秋日景象,象征着诗人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相逢不作白头新”反映出诗人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即使在新的环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坚持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认知以及他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思考,通过对古今不同人物的评价,诗人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他认为,尽管社会环境变化无常,但人们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原则,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动摇。这种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诗人的这种坚持和执着,正是他所倡导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自古文章差底病”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深刻认识。他意识到,许多文学作品可能因过度追求形式和技巧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和真实性。这一认识促使诗人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并鼓励他在未来的作品中更加注重内容的充实和深化。

“老来安养浩然气”和“吾辈安能俯仰人”两句则传达了诗人对于老年生活的向往和期许。他认为,无论年龄如何增长,都应该保持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不被岁月磨灭。同时,他也鼓励同道中人要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要被外界轻易左右。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尊严和独立思考的重视。

《呈古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思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洞察,还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坚持与妥协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弘扬,也是现代人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一种精神指引和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