鶗鴂一声天地闭,谁知风月有遗音。
清醒已脱尘中蜕,枯槁何妨泽畔吟。
渔父不来湘水阔,重华一去楚云深。
青镫半夜书帏冷,照破三闾万古心。

诗句释义与译文鶗鴂一声天地闭,谁知风月有遗音。

“鶗鴂”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此处用以象征春天的结束。当它发出一声后,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关闭了一样,意味着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风月”通常指自然之美,这里暗示自然界的美景虽美但转瞬即逝。“遗音”则是指那些难以察觉或被忽略的美,强调即使在看似平凡的事物中,也能找到美的瞬间。
清醒已脱尘中蜕,枯槁何妨泽畔吟。
这里用“清醒”形容自己从尘世的纷扰中解脱出来,达到了精神上的清明。而“枯槁”则形容自己的孤独或衰老状态,但在诗人看来,这种状态反而可以让他更加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泽畔吟”描绘了诗人在湖边吟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渔父不来湘水阔,重华一去楚云深。
“渔父”可能指的是一个渔夫,也可能是诗人自喻,代表着世俗的生活或物质的追求。“湘水阔”可能指的是湘江的宽阔,也可能指湘江的水波浩渺。“重华一去楚云深”中的“重华”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贤人屈原,屈原的离去使得楚国的云更加浓厚深沉,象征着他的精神或思想给楚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青镫半夜书帏冷,照破三闾万古心。
“青镫”是一种古代的照明工具,常用于夜晚读书或工作。“书帏冷”形容的是书房内环境清冷、静谧。“三闾”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三位著名诗人屈原、贾谊、刘安,他们分别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楚国和战国时期的楚国。“万古心”表示这些诗人的志向和情感是永恒的,他们的精神和思想穿越时空,影响至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诗人在春天结束之际感叹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易逝,同时也在精神上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通过对渔夫、屈原等历史人物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理想和追求的坚持和执着,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整体上,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周围世界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