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早觉费驱除,清酒何人赠百壶。
投老残年无处著,只堪脱帽见霜颅。

【注释】

次韵师浑甫:这是一首和诗,是诗人对师浑甫的和作。

春愁早觉费驱除:春天的忧愁很早就感到了,但想驱除却很难。

清酒何人赠百壶:用什么来赠送这清酒呢?

投老残年无处著:已经老了,没有地方可以安放自己。

只堪脱帽见霜颅:只是能脱下帽子,露出满是白发的头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寂感伤。

首句“春愁早觉费驱除”,说春天里,愁绪早就感觉到了,但想把它消除掉却很困难。“早觉”一词,点明时令,也说明作者已到了老年,因而“费驱除”三字便更显得有分量。这种愁情并不是由外界事物触发而引起的,而是内心深处长期郁积而成的。

第二句“清酒何人赠百壶”,是说自己想要用清酒解愁,却又无从得到。“何人”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也写出了他在朋友中找不到知音的感慨。“赠百壶”,言其数量之多,但更突出了“何人”这一疑问。

第三句“投老残年无处著”,进一步写自己的处境:已经到了晚年,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安身立命了。“投老”,意谓年纪老迈;“无处着”,则指生活没有着落,无所依附,无处可归。“投老”二字,道出了诗人一生坎坷的经历。他早年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后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到边远地区,过着贫困的生活。如今虽已垂垂老矣,但仍无家可归,只好在异乡流浪度日,真是“天寒岁暮归思苦,风急江空使人悲”。

最后一句“只堪脱帽见霜颅”,是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还不得不强颜欢笑,勉强支撑着身体出门。“只堪”二字,写出了他无可奈何的悲哀心情。“脱帽”,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极为悲苦的。“见霜颅”,则是说自己头上长满了白发,就像霜一样。这白发,既是年老的结果,也是愁闷的表现。诗人在此处用一个比喻,把愁闷的心情形象地描绘出来了,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他那苍老而又愁苦的形象。

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愁苦之情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