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崖压西城,半空矗孤峭。
何人结斯宇,想见胸次妙。
丛林开蒙密,江山得枢要。
拂拂幽草香,啧啧群鸟叫。
我作谢公屐,来学阮生啸。
披襟待凉吹,停杯延落照。
永嗟区中人,嗜欲昏九窍。
谁赋招隐辞,此病政难疗。
我亦裹青衫,俯首入选调。
平昔志万里,自省成大笑。
才术幸无取,曷不返耕钓。
雄飞或有时,一拜蒲车诏。
【注释】
层崖:层层的山崖。
斯宇:此建筑。
丛林:指树木丛生。
蒙密:蒙蔽,指山林草木茂盛。
枢要:关键或要害。
拂拂:风吹草木的声音。
谢公屐:晋代诗人谢灵运喜欢穿木屐,这里用来形容鞋子。
阮生啸:晋代阮籍善于啸,这里用来借指吹口哨。
披襟:解开衣襟。
区中人:指世俗之人。
嗜欲:嗜好欲望,指人的欲望、贪欲。
招隐:招引隐居的人。
政难疗:病难治。
裹青衫:穿青色的衣服,指读书人。
蒲车诏:皇帝下诏书召见。
【赏析】
《招隐亭》,是王士禛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在山东新城所建的别墅中的一座楼阁名。据诗题注:“新城故县南二十里,有招隐亭,相传为晋征西将军谢安之所筑”。这首诗就是王士禛登高望远,抚今追昔之作,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起联二句写景,“层崖”“孤峭”写出了招隐亭所在的地势,也点出了亭子的高峻险峭。颔联两句写亭子的特点,“何人结斯宇”一句写出了亭子的由来,“想见胸次妙”则表达了作者的感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亭子是由谁建造的呢?想来一定是一位胸怀大志的人吧!
颈联二句写亭子的周围环境,“丛林开蒙密”,描绘了茂密的林木,给人以清凉的感觉;“江山得枢要”则写出了亭子所处的地理位置,既有山川之美,又有政治之要,真是“山水甲于天下”啊!尾联二句写自己的活动,“我作谢公屐”“来学阮生啸”,都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风流事,表达了自己渴望过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语言简练、清新自然,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整首诗都围绕着对招隐生活的向往而展开,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他内心深处对于官场生涯的厌烦和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