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柏森森护盘石,老聃踞坐三人立。
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应岂真实。
向者隐奥九九篇,才示指画意已传。
细看尹喜磬折处,金篦刮膜见全天。
侍旁二子来何许,无乃徐甲庚桑楚。
注目拱手气不吐,画师笔端更解语。
函谷关废河水黄,授经台倾陇草荒。
一幅东绢吾无用,要逐青牛归帝乡。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大柏森森护盘石,老聃踞坐三人立。
  • “大柏森森”形容柏树繁茂的样子,“护盘石”表示柏树环绕着一块巨石。“老聃”指的是老子,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幅画中的场景。
  1. 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应岂真实。
  • “盛德之容”是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豫”在这里可能是指平和、宽裕的状态。“漠然”是形容态度冷淡,不热情的样子。“应”可能是指回应或者响应。“岂真实”可能是指这种回应或响应是否真实可靠。
  1. 向者隐奥九九篇,才示指画意已传。
  • “向者”是过去的意思,“隐奥”是深奥难解的意思。“九九篇”可能是指九九八十一卦图,这是古代的一种易经图解。“才示指画”是指这幅画是用指画的方式展示出来的。“意已传”表示画中的寓意已经传达出来了。
  1. 细看尹喜磬折处,金篦刮膜见全天。
  • “尹喜”是战国时期的人,他因为对道教的深入研究而闻名。“磬折”是形容人弯着腰的样子。“金篦刮膜”是形容用金篦刮去皮肤表面的污垢,露出完整的皮肤。“见全天”表示可以看到完整的天空。
  1. 侍旁二子来何许,无乃徐甲庚桑楚。
  • “侍旁二子”是形容两个在旁边侍候的人。“来何许”是询问他们来自哪里。“徐甲庚桑楚”是形容一个人名叫徐甲庚,他的家在桑和楚之间。
  1. 注目拱手气不吐,画师笔端更解语。
  • “注目拱手”是形容一个人专注地看着画作,双手合拢恭敬的样子。“气不吐”是形容这个人沉默不语。“画师笔端更解语”是形容画师的笔触中透露出更多的情感和故事。
  1. 函谷关废河水黄,授经台倾陇草荒。
  • “函谷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关口,“河水黄”是指河水变黄了。“授经台”是古代传授经书的地方,“陇草荒”是指陇地的草木已经枯萎了。
  1. 一幅东绢吾无用,要逐青牛归帝乡。
  • “一幅东绢”是形容画中的画面非常完整和细腻。“吾无用”是表示这幅画对自己没有用处。“要逐青牛归帝乡”是说作者决定追随老子骑着青牛回到天庭。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道家修行的壁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老子哲学的精神内涵。诗中通过对画面中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道家生活场景。同时,诗人通过对画中人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家哲学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