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碑卓水滨,磊落未名闻。
藓驳琼姿出,蜗行篆字分。
器浑犹抱璞,势迥已凌云。
幸免随金锻,宁忧与玉焚。
螭形徒岌岌,鸟迹欠云云。
若使昌黎见,应摛逐鳄文。

【注释】

题湖山立石:题在湖边山石上的诗。

磊落:多而杂的样子,形容岩石的形态。

藓驳:苔藓斑驳,指石上长满了苔藓。

蜗行篆字分:像蜗牛一样爬行的篆刻文字,指石上刻有的文字。

器浑犹抱璞:意指石头虽然浑朴,但还像未雕琢的玉石一样。

势迥已凌云:意指石头的气势已经高耸入云。

幸免随金锻:意指石头有幸没有被当作金属器具来加工。

宁忧与玉焚:意指石头即使被当作玉器来熔化也无所谓。

螭形徒岌岌:意指石头尽管形如龙螭,但是仍然危危乎地悬在那里。

鸟迹欠云云:意指石头上面刻有鸟形图案,但却显得有些不完整。

昌黎:唐代诗人韩愈的字。

逐:追随,引申为雕刻之意。

文:指文字。

逐鳄文:指雕刻有鳄鱼形象的文字。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首联“如碑卓水滨,磊落未名闻”两句写立石之状,以石为碑,巍然屹立在湖水之滨,其磊落之态,未为人知。颔联“藓驳琼姿出,蜗行篆字分”两句,写石之纹饰。石上长满了苔藓,斑驳陆离;石上刻着篆刻文字,宛若蜗牛所爬。颈联“器浑犹抱璞,势迥已凌云”两句,写石之质地和气势。这块石头浑厚质朴,却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美,其气势高耸入云,仿佛欲与天齐。尾联“幸免随金锻,宁忧与玉焚”两句,写石之命运。幸而它没有被当作金银珠宝来加工,否则就难免被熔化掉。即使如此,它仍然能够安然无恙。最后两句“螭形徒岌岌,鸟迹欠云云”,以夸张手法,写石上刻有龙螭、飞鸟等图案,但都显得不够完整,缺乏神韵。尾联中用“昌黎”二字,是暗喻诗人韩愈,也是点明此物非同寻常。韩愈善古文,尤擅骈文及古赋,其文雄奇峻拔,气势恢宏。他曾经说:“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必慎其所同焉。”可见他十分珍视自己的文学才华。此诗就是他自谦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