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仆如猿狖,贫家备指呼。
未堪随马足,已惯典鱼须。
时洗尘侵砚,闲收雨滴图。
归田如有计,留负酒胡芦。
【注释】
猿狖:猿和狖,指山野中的小动物。
贫家:家境贫寒之家。
典鱼须:典当鱼网的丝线。比喻贫穷。
时洗尘侵砚:时常清洗砚台中的灰尘。
闲收雨滴图:闲暇时收集雨水点滴在纸上作画。
胡芦:葫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归隐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
首句“小仆如猿狖,贫家备指呼”,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个贫困之家的形象。小仆人如同猿和狖一样敏捷,家中的人随时呼唤着他。这里的“小仆”指的是仆人,而“猿狖”则形容其机敏和敏捷。同时,“贫家”也暗示了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
次句“未堪随马足,已惯典鱼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生活的无奈和辛酸。他无法承受马匹的践踏,已经习惯了典当鱼网来维持生计。这里,“随马足”意味着跟随马匹的步伐四处奔波,“典鱼须”则是典当鱼网来换取生活所需。
接下来的两句“时洗尘侵砚,闲收雨滴图”,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况。他时常清洗砚台以防止尘埃污染,闲暇时还会收集雨水点滴在纸上作画。这里的“时洗尘侵砚”和“闲收雨滴图”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两句“归田如有计,留负酒胡芦”则展现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期盼。他希望能够有一个归隐田园的计划,并且会带着酒葫芦离开这个纷扰的世界。这里的“归田”指的是回到田野上过隐居生活,“有计”则表示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留负酒胡芦”则意味着他会带着酒葫芦离开,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贫困之家的形象,表达了对归隐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同时,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