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
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
平看月上早,远览鸟归迟。
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诗句解读正确,然后把握诗歌的情感,再结合选项进行分析,最后组织语言进行表述。
“洞庭山”是首句,交代了诗人游赏的地点。
“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无此秀”,是说这里没有什么可欣赏的东西。
“乘暇一游之”,说明作者趁着闲暇时间去游玩。
“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意思是在广阔的湖面上,看到湖光万顷,在橘树茂盛的时候,看到了农家丰收的景象。
“平看月上早,远览鸟归迟”,意思是站在高处看月亮升得很早,从远处看鸟儿回来很晚。
“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意思是:在这古代,有谁能真正赏识这美好的风景呢?而那白云啊,应该知道这一切吧!
【答案】
译文:
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无此秀,乘暇一游之。
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
平看月上早,远览鸟归迟。
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小诗,描写了洞庭湖畔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万顷洞庭湖中,湖水与月光交相辉映,湖边人家,橘林一片金黄。全诗以景结情,抒发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