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阁前年陪步武,麟台昔日是交游。
先归内署身虽忝,直上高坡命更优。
玉笋外郎全弃掷,土山果毅免经由。
却应回笑滁阳守,官似冯唐半白头。
贺吕佑之谏议
凤阁前年陪步武,麟台昔日是交游
- 诗作原文
凤阁前年陪步武,麟台昔日是交游。
先归内署身虽忝,直上高坡命更优。
玉笋外郎全弃掷,土山果毅免经由。
却应回笑滁阳守,官似冯唐半白头。
- 诗歌翻译
凤阁:古代高级官署,象征高位与权力之地。当年我曾在凤阁中陪伴皇帝巡行,也曾在麟台(指皇家藏书之所)与友人畅谈学问。
先归内署:回到朝廷内的官职,暗示了作者曾经因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
直上高坡:比喻仕途上升,直指高位。
玉笋外郎:形容文才出众的官员,被贬或弃置不用。
土山果毅:指忠诚勇敢的武士,此处用以反讽那些无才之人得以晋升。
却应回笑滁阳守:表示对滁阳太守(即地方长官)的讥笑,暗示其政绩平平。
官似冯唐:以东汉名臣冯唐自比,暗喻自己的官职尚不如他人。
- 注释与解读
凤阁:古代高级官署,象征高位与权力之地。当年我曾在凤阁中陪伴皇帝巡行,也曾在麟台(指皇家藏书之所)与友人畅谈学问。
先归内署:回到朝廷内的官职,暗示了作者曾经因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
直上高坡:比喻仕途上升,直指高位。
玉笋外郎:形容文才出众的官员,被贬或弃置不用。
土山果毅:指忠诚勇敢的武士,此处用以反讽那些无才之人得以晋升。
却应回笑滁阳守:表示对滁阳太守(即地方长官)的讥笑,暗示其政绩平平。
官似冯唐:以东汉名臣冯唐自比,暗喻自己的官职尚不如他人。
- 诗词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手法,展现了作者贺吕佑之因直言进谏而被权贵陷害的经历。诗中“凤阁前年陪步武”与“麟台昔日是交游”两句,通过回顾过去在凤阁和麟台时的友谊与合作,反衬出现在的处境孤独与凄凉。
“先归内署身虽忝”表达了作者被迫离开官场,回归内署的无奈与羞愧。最后两句“直上高坡命更优”、“却应回笑滁阳守”,则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了外界对自己的误解和嘲笑,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官场中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矛盾。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复杂。朝政腐败、官僚体系僵化,许多正直的官员因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甚至报复。贺吕佑之作为一位有才华的官员,也不幸卷入了这场政治风波中。他的故事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官场现状,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坚守。
- 社会影响与传承价值
《贺吕佑之谏议》虽然只是一首简短的诗篇,但它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深度却是十分丰富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记录,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它提醒我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要勇于追求真理和正义,为社会的公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能够激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和乐观,也能够给予人们深刻的启示和教育。因此,《贺吕佑之谏议》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 现代应用与启示
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我们应该像贺吕佑之那样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勇于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