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
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只说贫。
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
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
岁暮感怀
岁月将尽之际,山城中被贬斥的官员,我老迈地在天空下委身于尘土。
公卿们分别后毫无消息,兄弟来信只说家中贫穷。
眼看着青山却无法前去,白发如丝空自摘取。
文章气节已经丧失,沾染虚名误了我一生。
注释:
岁末,即年终。放逐,被贬斥。霄汉,指天际。泥尘,比喻仕途的坎坷。别后,分别之后。全无信,没有消息。公卿,古代指高级官位的人。《论语·阳货》:“不有天下,如之何?吾谁与归?”《论语·先进》:“管仲束缚,见子路。曾皙鼓盆而歌。”这里以公卿喻指朋友、同僚。全无信,没有音讯,说明朋友已不再与我来往。兄弟书来,指书信往来。只说贫,只字不谈荣华富贵。休,停止,罢手。未得,不得志。鬓,指两鬓头发。垂,垂下,下垂。华发,指花白头发。摘空,形容白发很多。文章气概,指文章和气节。成何事,有什么用处。沾惹,沾染。虚名,虚假名声。
赏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刺在晚年所作。当时他因直言极谏触怒了权贵而被贬谪为永州道县丞,在永州(今湖南零陵)任职期间写下此诗,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不满和对功名利禄的鄙夷之情。
首联“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写诗人被贬谪到永州山城的境遇。诗人将自己比作被放逐的臣子,年老体衰却仍然身处泥泞之中,这既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也表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
颔联“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只说贫”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处境。诗人与公卿们分别后再也没有得到过任何消息,而他的兄弟们只是说家里很穷困而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兄弟的失望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腐败。
颈联“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则描绘了诗人无法实现自己抱负的痛苦。他看着周围的青山,却觉得自己无法攀登上去;看着自己的头发一天天变白,却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这两句诗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之情。
尾联“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总结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慨。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和气节已经失去了价值,反而因为追求虚名而耽误了自己的前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探索。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被贬谪到永州山城的情景和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功名利禄的鄙夷之情。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品格的提升,不要为了外在的成就而忽视了内心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