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飘枫叶满长郊,家指西山旧结茅。
访我谪居龙失水,怜君行路鸟焚巢。
仲尼未免遭儒戏,杨子何烦解客嘲。
归去豫章泉石好,不知徐孺与谁交。
霜飘枫叶满长郊,家指西山旧结茅。
访我谪居龙失水,怜君行路鸟焚巢。
仲尼未免遭儒戏,杨子何烦解客嘲。
归去豫章泉石好,不知徐孺与谁交。
译文
霜气覆盖枫叶,覆盖着长街和郊野,家门指向西边的高山,那里曾经有一座茅草屋。
来探访我被贬后的居住地,看到我像龙一样失去了水源,可怜你在路上遭遇鸟巢被焚。
孔子难免遭受儒家的戏弄,扬雄何必费心解答客人的嘲笑?
回去后享受豫章的泉水和山石之趣吧,不知道徐稚会与谁交呢。
赏析
《送郑南进士归洪州》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一首诗作。诗中的“霜飘枫叶满长郊”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色,寒霜覆盖了枫叶,整个长街和郊野都被这层霜气所笼罩,给人一种冷清、肃穆的感觉。接着以“家指西山旧结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怀念。他提到自己曾经在西边的高山上建了一座简陋的茅草屋,那是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的背景描写,表达了对过往隐居生活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访我谪居龙失水,怜君行路鸟焚巢”中,诗人用“访我”和“怜君”这两个动作表达了他对郑某的关心和同情。这里的龙失水和鸟焚巢都是象征性的表达,可能暗喻郑某在旅途中遇到了困难或者不幸。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自己虽然被贬但依然关心他人的高尚品质。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思考:孔子和扬雄。这里提到了“仲尼未免遭儒戏”,孔子作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自然免不了会受到儒家学说的一些非议和挑战。而“杨子何烦解客嘲”则暗示了扬雄,即西汉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扬雄,他在《解嘲》一文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态度,认为应该超脱世俗的纷扰,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影响。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借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反思自己的处世态度和价值观。
最后两句“归去豫章泉石好,不知徐孺与谁交”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豫章指的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那里的泉石之美被诗人所赞美;而徐孺子,即徐稚,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其高洁的品格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著称。诗人似乎在说,既然郑某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那么他应该去享受豫章的泉水和山石之美,同时也要保有自己的独立精神和高洁人格。然而,他也感到疑惑,不知道徐稚这样的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下又该如何与人交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郑某未来生活状态的关切和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送郑南进士归洪州》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郑某旅途中困难的同情。同时,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诗人反思了自己的处世态度,并鼓励郑某保持独立精神,追求理想的境界。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现,也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