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幽树好烟霞,别后春风几度花。
梦忆一岩红薜荔,心轻三事紫袈裟。
禅机悟了身无着,诗句高来鬓有华。
不遇苏州韦应物,昼公篇什向谁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第一句:“溪边幽树好烟霞,别后春风几度花。”

  • 注释:溪边的幽静树木,烟雾般飘渺的山色,春天的气息中有几度花开?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而美丽的山水之间。通过对“烟霞”与“春风”、“幽树”与“花”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第二句:“梦忆一岩红薜荔,心轻三事紫袈裟。”

  • 注释:梦中怀念着那一片红色的薜荔(一种植物),对于世俗的名利却能轻易放下,如同穿着紫袈裟的僧人一样洒脱。
  • 赏析:这句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超脱态度。他梦见了红色的薜荔,象征着对世俗荣华的追求;而内心却能够轻松地放下这三件世俗之事,体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对名利看淡的心态。

第三句:“禅机悟了身无着,诗句高来鬓有华。”

  • 注释:领悟了禅宗的机锋(即佛理或禅宗道理),因此整个人无所牵挂,只有诗意的存在;年纪渐长,但头发却愈发茂密。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达到了禅宗的境界,身心都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同时,他也在年老之际,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第四句:“不遇苏州韦应物,昼公篇什向谁夸。”

  • 注释:没有遇到像苏州韦应物的才华,只能在白天吟咏诗文自娱。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情的自谦以及对他人才华的赞赏之情。他虽然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但并没有因此而自负或者骄傲,而是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才华。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和修行的不同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