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实落嶙峋,蟠根出俗尘。
子多将尽夏,花晚不争春。
上苑空枝后,荒岩满树新。
鸟含红映嘴,猿饱渍流唇。
溪寺初供佛,山斋已待宾。
升筵参李柰,入市附樵薪。
叶衬青舒槲,龙擎绿透筠。
泻盘能宛转,就酒益甘辛。
致养侔怀橘,投诚等献芹。
齿酸虽欲动,喉渴尚宜频。
溉水应无主,驱禽免废人。
栽培伤物性,髡接失天真。
自笑羹梅忝,谁知社栗神。
用堪登俎豆,生合委荆榛。
差小同谦退,饶先似屈伸。
叔孙如荐庙,朴野味弥纯。

诗句翻译:

  • “凤实落嶙峋,蟠根出俗尘。”:形容樱桃的果实丰满而多汁。
  • “子多将尽夏,花晚不争春。”:樱桃的花虽然已经开放,但果实尚未成熟。
  • “上苑空枝后,荒岩满树新。”:描述了一个空旷的上花园中,只有一些空的树枝;而在荒芜的岩石上,却有新的樱桃树长满了整个山坡。
  • “鸟含红映嘴,猿饱渍流唇。”:鸟儿和猿猴都在啄食樱桃。
  • “溪寺初供佛,山斋已待宾。”:描述了溪边寺庙刚为佛像供奉上了樱桃,而山中的斋堂也准备了樱桃供客人享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樱桃的诱人魅力和其独特的生长环境。诗人以“凤实落嶙峋,蟠根出俗尘”开篇,描绘了樱桃果实的丰满和其与众不同的根茎形态,形象地表达了樱桃果实的珍贵与美味。接着,“子多将尽夏,花晚不争春”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樱桃成熟的季节,以及它在花期之后的短暂与珍贵。

诗中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空枝后,荒岩满树新”,表现了樱桃树在自然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和适应性,以及它们在荒凉之地依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此外,“鸟含红映嘴,猿饱渍流唇”等句子更是生动地描绘了樱桃被自然界的生物所珍爱的场景。

整首诗不仅通过视觉和味觉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樱桃的美丽与美味,还通过自然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力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