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云如山暑雨歇,天地炉烘三伏月。
玉皇教散阆苑冰,斫开北陆琼瑰窟。
峨峨贮向瑶花合,分命中官赐黄閤。
凤皇池上玉壶盛,温树风声顿萧飒。
台恩分与西垣士,纶诰稀疏方假寐。
卞和抱璞入直庐,从此惊忙不成睡。
怒蝇休向笔端飞,抵鹊浑疑山下坠。
寒生毛发清牙齿,脆若玉芝甘似醴。
炎风暑气都不知,空作狂歌谢知己。

谢政事王侍郎伏日送冰

火云如山暑雨歇,天地炉烘三伏月。

玉皇教散阆苑冰,斫开北陆琼瑰窟。

峨峨贮向瑶花合,分命中官赐黄閤。

凤皇池上玉壶盛,温树风声顿萧飒。

台恩分与西垣士,纶诰稀疏方假寐。

卞和抱璞入直庐,从此惊忙不成睡。

怒蝇休向笔端飞,抵鹊浑疑山下坠。

寒生毛发清牙齿,脆若玉芝甘似醴。

炎风暑气都不知,空作狂歌谢知己。

译文:

火云如山暑雨歇,天地炉烘三伏月。

玉皇教散阆苑冰,斫开北陆琼瑰窟。

峨峨贮向瑶花合,分命中官赐黄閤。

凤皇池上玉壶盛,温树风声顿萧飒。

台恩分与西垣士,纶诰稀疏方假寐。

卞和抱璞入直庐,从此惊忙不成睡。

怒蝇休向笔端飞,抵鹊浑疑山下坠。

寒生毛发清牙齿,脆若玉芝甘似醴。

炎风暑气都不知,空作狂歌谢知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夏日冰的形态、质地以及冰的清凉之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全诗以“冰”为中心意象,通过对冰的各种特性的描绘,将冰比作朋友,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第一句“火云如山暑雨歇,天地炉烘三伏月。”描绘了夏季炽烈的阳光和炙热的天气,同时点明了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这一句既为下文“冰”的出现作了铺垫,也暗示了冰的特性——清凉。

第二句“玉皇教散阆苑冰,斫开北陆琼瑰窟。”则进一步展开了对冰的描述。这里的“玉皇”指的是天帝,“阆苑”则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而“琼瑰窟”则是指珍贵之物的聚集地,这里用来比喻冰的美质。这句诗将冰比作天上的珍宝,赋予了冰极高的价值。

第三句“峨峨贮向瑶花合,分命中官赐黄閤。”则是从冰的形状和用途来进一步描绘其特质。这里的“瑶花合”和“黄閤”都是古代宫廷中的高贵物品,用来形容冰的纯洁和高贵。这句诗将冰比作宫廷中的珍品,更加突出了冰的珍贵和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绘冰的清凉效果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第四句“凤皇池上玉壶盛,温树风声顿萧飒。”中的“凤皇池”是古代皇家园林之一,用以盛放珍贵的物品,而“玉壶盛”则形容了冰的温度适中,能够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这里的“萧飒”则是形容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第五句“台恩分与西垣士,纶诰稀疏方假寐。”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句话中的“台恩”指的是朝廷的恩惠,“西垣士”则是指居住在皇宫西侧的士人。这里的“纶诰”是指皇帝的诏书,而“稀疏”则表示这些诏书很少,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压抑和无奈。最后一句“卞和抱璞入直庐,从此惊忙不成睡。”则是以卞和抱璞入直庐的故事来比喻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卞和在发现一块璞玉后,激动得手舞足蹈,以至于无法安眠。这里的“璞”是指未经过加工的原石,“直庐”是指官府的办公场所,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激动和不安。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