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雪在商州,使君命我山寺头。
峰峦草树六百里,饥鼯冻鸟声啾啾。
山城穷陋无妓乐,何以销得骚人愁。
抱瓶自泻不待劝,乘兴一引连十瓯。
晚归上马颇自适,狂吟醉舞夜不休。
今年看雪在帝里,瑶台琼树佳气浮。
朝回揽辔聊四望,移下五城十二楼。
樽中有酒翻不饮,郁郁不快非怨尤。
吾儿娇騃未晓事,问我胡不私献酬。
因令把笔写我意,为渠吟作雪中讴。
昔为副使不理事,待罪且免忧人忧。
今为谏官非冗长,拾遗三馆俸入优。
秋来连澍百日雨,禾黍漂溺多不收。
如今行潦占南亩,农夫失望无来麰。
尔看门外饥饿者,往往僵殕填渠沟。
峨冠旅进又旅退,曾无一事裨皇猷。
俸钱一月数家赋,朝衣一袭几人裘。
安边不学赵充国,富民不作田千秋。
胡为碌碌事文笔,歌时颂圣如俳优。

【赏析】

这是一首自题诗。诗人在商州山寺中看雪,心情舒畅,于是写了一首《对雪示嘉祐》。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仕途失意的写照。前四句写诗人在山寺看雪时的心情和景色,后六句写诗人在山寺中的所见所闻及感慨。全诗语言通俗流畅,情真意切,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苦闷、愤恨和无奈之情。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交代自己是在山寺中看雪的。“去年”二字,说明诗人在山寺中看雪的时间不是今年。“看雪”,表明诗人心情愉快。

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草树六百里”、“饥鼯冻鸟声啾啾”,这两句写远望看到的景物;“山城穷陋无妓乐”,这两句写近处听到的声响,表现了环境的艰苦荒凉。

颈联写自己的感慨:既然山中如此贫穷困苦,又怎能消解诗人心中那股愁绪?“抱瓶自泻不待劝,乘兴一引连十瓯。”诗人饮酒自酌,畅快淋漓。

尾联写诗人的归途情景:傍晚回家,骑马而行,十分自在。“狂吟醉舞夜不休”,诗人酒酣耳热,兴致勃勃。

五至七联写诗人回到朝廷后的所见所思。“今年看雪在帝里”,“瑶台琼树佳气浮”,与上文写景形成鲜明的对照,更显出诗人的失意。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自己的不满。“吾儿娇騃未晓事,问我胡不私献酬”。诗人说,你不了解我的处境,我有什么可献呢?“因令把笔写我意,为渠吟作雪中讴。”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自己的心曲,即这首自题诗。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己在山寺中和朝廷看雪的不同感受,反映了他的苦闷和愤慨情绪,同时也流露出他的旷达豪放精神。

这首诗语言朴实、风格平易而又不失峻峭。

【注释】

使君:指州郡长官。

峰峦:山峰。

草树:草木。

饥鼯(wō)冻鸟:饥饿的鼯鼠和冻僵的鸟儿。

山城:山中的城镇。

樽(zūn)中:酒杯中。

胡不:何不。

尔:你们。

峨冠:头戴巍峨帽子。旅进:四处游历。

曾无一事裨皇猷:丝毫没有能对皇帝有所补益的事情。

安边(bǎn):安抚边疆。赵充国:汉代名将,曾平定西域叛乱,封为冠军侯。

富民:使百姓富裕。田千秋:汉代丞相,曾劝谏皇帝不要频繁巡游,主张减轻人民赋役负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胡:何。

碌碌:平庸无能的样子。

事文笔:从事笔墨文字的工作。

歌时颂圣:歌颂帝王的功德。

如俳(pái)优:像滑稽戏里的艺人一样。

【译文】

去年我在商州山寺里观赏雪景,刺史大人命令我在山寺头观看风景。

峰峦连绵草树六百里,饥寒交迫的鼯鼠冻饿的鸟发出啾啾声。

山城中贫困简陋缺少歌舞,怎么能消磨我的忧愁?

抱着酒瓶自我陶醉不想劝阻我,我乘兴喝酒喝得很多。

晚上回家骑马很自在,喝醉了也很高兴。

今年我在朝廷中欣赏雪景,瑶台琼树飘着祥瑞的氤氲之气。

早晨回宫我环视周围的楼阁,把下到南面的五座楼也移来观赏。

美酒虽然满杯但我没有喝,郁郁寡欢不能释怀并非怨恨。

我的儿子不懂世事不懂得人情冷暖,问我为什么不去向人求取赏赐?

所以我就拿起笔来写我的想法,为你们吟唱出我写的《雪中遨游》这首诗。

过去作为副使官却无所事事,罪责在身还担心忧患于天下。

现在担任谏官官位非同小可,俸禄丰厚优裕生活无忧。

今年秋天连续下了百日大雨,庄稼被淹损失了很多收成。

如今田间水积淹没了南亩,农民失望没有收获希望。

看看那些门外挨饿的人,往往都成了枯槁的尸体躺在路边沟壑中。

那些官员们头戴峨冠到处游荡又到处退却,从来没有为朝廷做过什么有益的事情。

他们的俸禄每月要养活一家人,朝服一套要换好几家人的皮衣。

边防安定不学赵充国那样善于安抚边疆,让百姓富足不学田千秋那样善于治理国家。

为什么庸庸碌碌地做着文字工作,整天歌功颂德像俳优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