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水何泱泱,携篚向水旁。
低头事漂洗,不惜湿罗裳。
晨出未暮归,老母在高堂。
三十不愿适,焉知绣鸳鸯。
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伤。
一饭妇女仁,况有残壶浆。
终焉感礼义,出词何慨慷。
贞洁恐无知,清流见肝肠。
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偿。
惟有鸱夷心,可与增辉光。
注释与赏析:
- 濑水何泱泱,携篚向水旁。
- “濑水”指的是一条河流或水域,而”泱泱”意味着河水的宽广和浩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一个女子带着装满物品的手袋走向河边的画面。她可能准备将手中的物品放入河水中清洗,或者进行某种与水相关的活动。
- 低头事漂洗,不惜湿罗裳。
- 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洗涤衣物的认真态度,她愿意为了洗净衣物而不惜让自己的衣服沾湿(”罗裳”指丝绸衣物)。这反映了她的勤劳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 晨出未暮归,老母在高堂。
- 描述了女子清晨离开家、到傍晚才回家的情景,家中的老母亲还在家中等待。这体现了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孝顺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之一。
- 三十不愿适,焉知绣鸳鸯。
- 这里表达了女子对自己年龄的担忧,担心自己到了一定年龄(可能是三十)后会被迫嫁人,而不愿意这么做。这反映了古代女子对婚姻自由的向往和对个人幸福的追求。
- 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伤。
- 描述了一个男子因困境而不得不乞讨的场景,这可能是因为在贫困或困难的情况下无法维持生计。这种行为可能会让人感到同情和伤感。
- 一饭妇女仁,况有残壶浆。
- “一饭”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顿简单的饭菜,而”妇女仁”则是称赞妇女的仁慈和善良。这两句诗强调了妇女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她们的行为不仅关心自己的家庭,也关心他人。
- 终焉感礼义,出词何慨慷。
- 表达了对礼节和礼仪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悲愤。这种情感可能是由于对社会不公或不公正现象的不满而产生的。
- 贞洁恐无知,清流见肝肠。
- 这里的”贞洁”指的是纯洁和坚定的道德品质,而”清流”则象征着清澈和纯净。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道德纯洁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渴望。
- 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偿。
-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忠臣,他因反对昏君而被放逐。这里可能指的是伍子胥的故事,表达了对于忠诚和牺牲的哀叹。
- 惟有鸱夷心,可与增辉光。
- “鸱夷”是一个古代的地名,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者某个人物的名字。这两句诗表达了只有像鸱夷这样有远大志向和胸怀的人,才能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