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
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
彩线风飘断,缃帘火烬馀。
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
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
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诗句解释及译文:

  1. 翻经台白莲池 - “翻经台”指的是一个古代的佛经翻译场所,“白莲池”则是指池边种有白色的莲花。

  2. 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 - 野藤蔓生在高台之下,但从前朝的记录来看,这些植物并没有被误认为有害之物。

  3. 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 - 金色的文字(可能是金文)和古老的偈语(佛教经文的一部分)被重新翻译,汉字也被改为了类似“胡书”(即汉字的异体字或草书形式)以适应当时的书写习惯。

  4. 彩线风飘断,缃帘火烬馀 - 红色的线绳随风飘散,而黄色的帘子在余烬中留下了痕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落日的景象,以及旧物被遗忘后的残留。

  5. 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 - 太阳穿透了乌云,照亮了白昼,同时阳光穿过清澈的水波照射在荷花上。这两句诗表达了自然界中的光明与美丽。

  6. 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 - 文字的形态不断改变,而花园也经历了多次修整。

  7. 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 真正的门庭兼具了高雅的气质,人们想要效仿像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华横溢的人。这里可能指某人的才华或者艺术成就让人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首句通过描绘“翻经台”的自然环境引出后文的历史与文化变迁。第二句通过对比野蔓的生长与历史的记载,强调记忆的正确性与历史文献的重要性。第三句提到文字与汉字的变化,反映了文字演变的过程和当时社会的书写习惯。第四、五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夕阳下的水面,营造了一种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第六、七句通过“破云开白日”和“穿水照芙蕖”的意象,展现了光明与美的永恒主题。最后两句则是对文人追求的赞赏,暗示了文学与艺术的价值。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持续不变价值的认识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