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杨柳已青青,强住行人听渭城。
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州照眼明。
若立螭头借前箸,且教充国事春耕。
送王棫
渭城杨柳已青青,强住行人听渭城。
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州照眼明。
若立螭头借前箸,且教充国事春耕。
1. 注释:
- 渭城:地名,指唐代的长安城附近。
- 杨柳已青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柳开始发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
- 强住行人听渭城:虽然知道要离开,但还是留下来听听这美丽的渭城,表现出对这个地方的留恋。
- 不问使车归路远:不去考虑返回的路途是否遥远,只专注于眼前的乐趣。
- 樽酒满杯倾:用酒来庆祝,表达对离别的美好祝愿。
- 相逢洮塞休兵后:等待在洮塞(位于今天的甘肃)休战之后,与朋友相见。
- 此去秦州照眼明:表达了对即将离开之地的期待和兴奋。
- 若立螭头借前箸:借用古代的典故,比喻如果能够成功,就像使用前箸一样。
- 充国事春耕:以西汉时期的名将赵充国为榜样,勉励对方像他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风景和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离别时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人通过对渭城、杨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通过“强住”等词汇的使用,传达了诗人对这一刻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豁达和乐观。此外,诗歌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