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敞西轩,檐宇穷爽垲。
千峰若连环,翠色不可解。
是时天宇旷,六幕无纤霭。
金斗熨秋江,素练横衣带。
乾坤清且敛,气象朝昏改。
芦花作雪风,飞舞来沧海。
九霄汀鹭起,万里樯乌快。
月上三山头,鸟没横塘外。
苍茫洲渚寥,错落星斗大。
开尊屏丝竹,披襟向萧籁。
余生本江湖,偃蹇欣所会。
清兴虽自废,苦嗜亦吾累。
鱼龙凭夜涛,四面忽滂湃。
安得燃犀灯,煌煌发水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审题,明确是要求“逐句释义”还是“赏析”,理解诗意和情感,然后结合注解进行作答即可。
“秋日白鹭亭向夕有感”,首联写白鹭亭在夕阳下的景色。白鹭敞西轩,檐宇穷爽垲。白鹭敞轩,轩敞明亮;檐宇穷爽垲,屋檐高耸,地势开阔。诗人登高俯瞰,眼前景象十分优美。
颔联“千峰若连环,翠色不可解”。写白鹭亭的远景。千峰若连环,青山叠嶂,连绵不绝,如同一个庞大的铜链;翠色不可解,山青翠绿,色彩斑斓,无法形容。
颈联“金斗熨秋江,素练横衣带”。写白鹭亭的近景。金斗熨秋江,阳光如斗,照得秋江波光粼粼;素练横衣带,素色长裙飘动,犹如衣带飘飘。
尾联“乾坤清且敛,气象朝昏改”。写白鹭亭的夜景。乾坤清且敛,天地清明,万物宁静;气象朝昏改,日月交替,时序变迁。此时夜幕降临,天空湛蓝,星光璀璨。
五、六两句“芦花作雪风,飞舞来沧海。”写秋夜中的芦花。芦花随风起舞,像雪花一般洁白,飘荡在大海之上。
七、八句“九霄汀鹭起,万里樯乌快。”写白鹭亭周围的景物。九霄汀鹭起,天边飞起一群白鹭;万里樯乌快,远方船只驶过,发出急促的响声。
九、十两句“月上三山头,鸟没横塘外。”写白鹭亭周围的景物。月亮升上了三座山峰,鸟儿飞出城外,消失在池塘之外。
十一、十二两句“苍茫洲渚寥,错落星斗大。”写白鹭亭周围的景物。苍茫洲渚寥廓,星星点点的灯火在湖面上闪烁;错落有致的星辰,在夜空中闪耀。
十三、十四两句“开尊屏丝竹,披襟向萧籁。”写白鹭亭周围的气氛。打开酒杯,欣赏丝竹之乐,披开衣襟聆听箫声之声。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白鹭亭欣赏音乐和箫声时的惬意心情。
十五、十六两句“余生本江湖,偃蹇欣所会。”抒发感慨。我一生都在水乡泽国度过,如今来到白鹭亭,心情舒畅,感到无比欣慰。
十七、十八两句“清兴虽自废,苦嗜亦吾累。”抒发感慨。虽然清雅的兴致被抛弃了,但我爱好清雅的心情却成了我的拖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爱好清雅的心情的无奈和感慨。
十九、二十两句“鱼龙凭夜涛,四面忽滂湃。”描写夜晚的景色。鱼龙乘着夜色在波浪中畅游,四周突然涌起一片波澜壮阔的潮汐。这两句描绘了夜晚海潮澎湃的壮观景象。
二十一、二十二两句“安得燃犀灯,煌煌发水怪。”表达愿望。如果能点燃犀牛角制成的灯笼,就能照亮水中的怪兽,让它们现出原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探索海洋深处的愿望。
【答案】
①《秋日白鹭亭向夕有感》,此诗写于作者晚年时期(大约756年)。②前四句写白鹭亭秋夜的景色:白鹭敞轩,檐宇穷爽垲;千峰若连环,翠色不可解;金斗熨秋江,素练横衣带;乾坤清且敛,气象朝昏改。③后四句写白鹭亭周围的景物:芦花作雪风,飞舞来沧海;九霄汀鹭起,万里樯乌快;月上三山头,鸟没横塘外;苍茫洲渚寥,错落星斗大。④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受:开尊屏丝竹,披襟向萧籁;余生本江湖,偃蹇欣所会。⑤最后两句写诗人对于爱好清雅的心情的无奈和感慨:清兴虽自废,苦嗜亦吾累。⑥最后两句表达愿望:鱼龙凭夜涛,四面忽滂湃;安得燃犀灯,煌煌发水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