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瞻当日预文盟,七十人中最妙龄。
别久恨无书寄雁,夜深犹记案帷萤。
我叨天幸登科甲,子盍心期绍品丁。
后会阿蒙须刮目,流声不减国兰馨。
【注释】
寄郑龙川子汝瞻岩翁二首:郑汝瞻,字子汝,号岩翁。龙川子,指张九龄的儿子,名廷珪。
一叙别怀一谢惠端砚:叙别怀,即叙旧;谢惠端砚,指向岩公致谢赠送的惠端砚。
汝瞻当日预文盟:汝瞻当日,指汝瞻当年;文盟,即文人盟誓。
七十人中最妙龄:七十人中,指当时年届七十的人当中,有最年轻、最有才华者。
别久恨无书寄雁:别久,离别很久;恨,遗憾;书,书信;寄雁,用大雁传书;
夜深犹记案帷萤:夜深,深夜;案帷,案桌帷幕;萤,一种发光的小虫。
我叨天幸登科甲:叨,有幸;天幸,指上天保佑;登科甲,科举考试得中功名。
子盍心期绍品丁:子,你;盍,何不;心期,心愿;绍,继承;品丁,指品学俱佳的人才。
后会阿蒙须刮目,流声不减国兰馨:后会,后来相见;阿蒙,即蒙泉;须刮目,必须另眼看待;流声,声誉;国兰馨,比喻名声远扬。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借送别友人,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与朋友再次见面的愿望。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热烈。
第一句“汝瞻当日预文盟”,是说汝瞻当年就曾参与文人之间的盟约,成为文人中的佼佼者。诗人以“最妙龄”来形容当时的汝瞻,既突出了汝瞻的年轻才俊,又表明了他对汝瞻的欣赏和期待。
第二句“别久恨无书寄雁”,表达了离别之后,诗人对汝瞻的思念之情。他用“恨无书”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同时借用“雁”这一意象来传达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雁”既是传递消息的工具,又是诗人寄托相思的象征。
第三句“夜深犹记案帷萤”,则是诗人在深夜回忆往事的情景。他通过“案帷萤”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这里的“案帷萤”既是回忆的载体,也是诗人情感的象征。
第四句“我叨天幸登科甲”,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感慨。他通过“叨天幸”来表达自己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的经历。这里的“登科甲”既是对自己努力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第五句“子盍心期绍品丁”,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祝福。他通过“心期”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继承父辈的遗志,成为优秀的人才。这里的“绍品丁”既是对朋友的期望,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望。
第六句“后会阿蒙须刮目,流声不减国兰馨”,则是诗人对未来相见的美好祝愿。他以“刮目”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期待和信任,相信他能够超越前贤,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就像国兰一样芬芳四溢。这里的“刮目”既是对朋友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通过送别友人,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与朋友再次见面的愿望。这种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令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