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稍分明,天壤异仙凡。
诸相等归妄,天真要无厖。
凡物非我有,秋毫不可贪。
只此为上乘,其诸总虚谈。
无字经可阅,无言禅可参。
白云过前山,明月映空潭。
辛未中元记梦
梦中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
一念稍分明,天壤异仙凡。
诸相等归妄,天真要无厖。
凡物非我有,秋毫不可贪。
只此为上乘,其诸总虚谈。
无字经可阅,无言禅可参。
白云过前山,明月映空潭。
【注释】
- 辛未:即辛未年,指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元:佛教节日。
- 一僧:指梦中的僧人。
- 天壤:天地之间。
- 妄:虚假,不真实。
- 天真:天然、纯真的本性。
- 有:占有。
- 秋毫:比喻极小或极少。
- 上乘:修行的最高阶段。
- 无字经:佛经没有文字记载的版本。
- 无:没有,不存在。
- 白云:天上飘浮的云。
- 空潭:空旷的池塘。
【译文】
梦境中我梦见与一位僧人交谈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对话充满了哲理和智慧,他提到了许多关于世事的教诲,其中有一句“凡事如此汝曹勉之”,让我深感启发和激励。不久后我进入了一片神秘的仙境,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世界。
在这个仙境里,我看到了各种景象:天空中的白云悠然飘过,清澈的池塘映照着皎洁的月光。这一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然而,当我试图去理解和把握这一切时,我发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幻和不真实。
在这片仙境中,我体会到了真正的清净和平静。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意识到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和提升才能真正实现超越和解脱。于是,我写下了这首偈语,希望以此作为我的修行之路的指引。
【赏析】
《辛未中元记梦》是宋代诗人苏東坡创作的一首七绝诗。全诗通过对梦境中所见的仙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詩人通過與一僧的對話,表達了對人生哲理的體會。他說:「凡物非我有,秋毫不可贪。」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不過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而我們的心靈卻是無所不能、無所不有的。這種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正是蘇東坡追求的理想生活。
詩人描述了自己在仙境中的所见所感。「一念稍分明,天壤异仙凡」。在這裡,他提出了「一念」的概念,即一個微小的念頭就能導致巨大的變化。這個觀念對於理解蘇東坡的思想非常重要。他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比外在世界更加重要,一个人的心态、情感和精神境界往往比他的物质条件更为重要。
最後,詩人通過寫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体悟和启示。「只此为上乘,其諸总虚谈。无字经可阅,无言禅可参。白云过前山,明月映空潭。」在这里,他以禅宗的理念来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强调了一种内在的修行和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这种理念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辛未中元记梦》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苏東坡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思考方式。这首诗不仅是蘇東坡个人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