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依绿水芙蓉幕,得傍华堂萱草阴。
座末识裳蒙眄异,羹馀分颍念恩深。
巢庐正洒莱衣泪,传驿俄惊楚些音。
二母生荣虽迥别,天寒陟屺一般心。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昨依绿水芙蓉幕,得傍华堂萱草阴。
  • 解释: 昨天我依偎在绿水中的芙蓉帐幔之下,有幸能在华丽的殿堂里享受萱草的阴凉。这里的“芙蓉幕”和“华堂”都是古代贵族建筑的象征,而“绿水”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池塘或湖泊,“萱草”则是忘忧草,常用来象征母亲。
  • 注释: “芙蓉幕”和“华堂”象征着高贵与舒适,而“绿水”和“萱草”则增添了一份清新与宁静。
  •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豪华场所中的舒适生活,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1. 座末识裳蒙眄异,羹馀分颍念恩深。
  • 解释: 坐在席位末端时,我注意到她的衣裙与众不同;品尝过美食后,我还想着她对我的深厚恩情。这里的“座末”指的是座位的最后部分,暗示着诗人与叶夫人的关系亲密。
  • 注释: “识裳”即观察到她不同于常人的装束,而“羹馀分颍”则是指美食未尽,余下的菜肴被分享给了他人,暗指叶夫人对诗人的关怀和照顾。
  • 赏析: 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他对叶夫人深沉的情感。
  1. 巢庐正洒莱衣泪,传驿俄惊楚些音。
  • 解释: 巢居庐舍的景象让人不禁落泪,而突然听到驿站传来的楚歌声,让人心情激动。这里的“巢庐”和“楚些”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元素。
  • 注释: “巢庐”可能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而“楚些”则是楚国的歌曲,这里特指《离骚》中的一种表达方式。
  • 赏析: 诗人在这里用“巢庐”和“楚些”两个意象,既表达了对过去简朴生活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楚国文化的敬仰。
  1. 二母生荣虽迥别,天寒陟屺一般心。
  • 解释: 尽管两位母亲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她们为子女所付出的心血却是相同的。这里的“生荣”指的是出生时享有的荣耀,而“陟屺”则是指登上高处向远处眺望,这里比喻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之情。
  • 注释: “生荣”和“陟屺”都是古代文化中的意象,前者指出生时的荣耀,后者则形容母亲对孩子的深情厚意。
  • 赏析: 诗人通过对比两位母亲的不同人生经历,强调了她们对孩子的关爱是永恒不变的。

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文化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叶夫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