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粕从来空自忙,筌蹄今幸得师忘。
明年重即韩门去,拈出胸中一瓣香。
糟粕从来空自忙,筌蹄今幸得师忘。
明年重即韩门去,拈出胸中一瓣香。
这首诗是一首赠友诗。诗人在送别晦翁时,既感叹晦翁的学问渊博,又称赞他的为人。全诗以“糟粕”和“筌蹄”两个比喻,表达了对晦翁深厚的敬意和祝福。
首句“糟粕从来空自忙”,意思是说,晦翁的学问就像糟粕一样,虽然忙碌却无实际价值。这里的“糟粕”指的是晦翁的一些看似有用但实际上无用的知识或观点。而“空自忙”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知识的不屑和无奈。
次句“筌蹄今幸得师忘”,则是说,幸好有了这位老师,让晦翁不再为这些无用的知识所困扰。这里的“筌蹄”是指筌蹄鱼(又名黄鳝鱼),它常用来比喻那些看似有用但实际上并无实际价值的事物。而“忘”则表示了诗人对晦翁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忘掉这些无用的知识,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学问。
第三句“明年重即韩门去,拈出胸中一瓣香”,则是说,明年再次拜访韩门时,要带上心中最珍贵的一瓣香。这里的“韩门”指的是韩愈的故乡,象征着学问的源头和根本。而“拈出胸中一瓣香”则表达了诗人对晦翁的祝福,希望他能够继续深造,取得更大的成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晦翁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敬畏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