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东阳水乐亭,一经坡句万年声。
我来石洞得飞瀑,谁赋新诗留美名。
平地有雷鸣不断,半天无雨势如倾。
欲知山水醉翁意,且请主人迟酒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应先写出全诗,然后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飞瀑:瀑布从高处流下,声若雷鸣。
闻道东阳水乐亭,一经坡句万年声(听到说:在东阳的水乐亭中,有一首坡公的诗,流传了万代)
我来石洞得飞瀑,谁赋新诗留美名。
平地有雷鸣不断,半天无雨势如倾(我在石洞里得到了飞瀑,谁赋新诗留下了美好的名声?平地上有雷鸣不断,半天中没有下雨,山势像倾倒一样)
欲知山水醉翁意,且请主人迟酒行(想要知道山水陶醉了醉翁的心意,就请主人稍微慢些饮酒吧)。
赏析:诗人在《醉翁亭记》中写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这里所说的琅琊山,是滁州城西南的一座小山,风景优美,景色秀丽。这首诗就是写于他游览琅笽山的时候。首句“闻道东阳水乐亭”,说的是滁州城西的琅笽山中有座水乐亭,这亭子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琅溪序》,而闻名遐迩。“经”指传布、传播的意思,“坡句”指的是宋代文豪苏东坡的一篇著名文章《前赤壁赋》。“东阳”即今安徽省东至县,位于安徽南部,北靠黄山。“乐亭”,指水乐亭。“一经”一词用得很巧妙。“经”,一作“经”。“一经”是说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使琅笽山中的水乐亭名声大震。“万年声”是指《前赤壁赋》的千古流传。第二句说:来到琅笽山,我看到了飞瀑,听到了《前赤壁赋》的千古声名。“石洞”指琅笽山中的一处景点。第三句说:我在琅笽山中石洞里看到飞瀑,听到那千古流传的《前赤壁赋》,真是令人感慨不已!第四句说:平地上雷鸣声不断,半天中也没有降雨的迹象,山势好像要倾斜下来一样。“平地”与“半天”互为映衬,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山势雄奇、气象万千的画面。第五句说:想要了解山水陶醉了醉翁的心情,就请主人稍等片刻,让我慢慢饮酒吧。这里的“醉翁”指的是醉翁亭的主人。“醉翁”二字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主人”指醉翁亭的主人。作者以醉翁自喻,说自己就像醉翁一样,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迟酒行”的意思是说:请主人不要着急喝酒,我要慢慢地享受这美景。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美和颂扬之情的流露。
【答案】
飞瀑
闻道东阳水乐亭
一经坡句万年声
我来石洞得飞瀑
谁赋新诗留美名
平地有雷鸣不断
半天无雨势如倾
欲知山水醉翁意
且请主人迟酒行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游历江南时写的。开头两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后三句写自己的感受:飞瀑惊天动地,雷声滚滚,气势磅礴;半天不见雨点,仿佛倾盆而下;想知山水陶醉了醉翁的心情,请主人稍稍慢些喝酒。最后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