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迹茫茫万里天,望中皆我旧山川。
谁将淮水分南北,直到幽燕始是边。
【注释】
禺迹:指禹的足迹。
茫茫:无边无际。
望中皆我旧山川:在远望中,看到的都是我曾经到过的山川。
淮水: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桐柏山,北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入淮河。
幽燕:指今北京一带,因地处北方,故称“幽燕”。
始是边:方才到达边界。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谪期间,他以豪放旷达的笔调描绘了大漠辽阔的景致,抒发了自己对前途的担忧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表达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不羁之情。
首先看第一句“禺迹茫茫万里天”,这是诗人对自己经历的感慨。“禺迹”指的是禹的足迹,诗人在这里用“禺迹”来比喻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艰难历程。“茫”表示无边无际,形容天地之大、空间之广。诗人将自己比作在茫茫天地之间行走的人,这既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也暗示了对未知未来的担忧。接着是“望中皆我旧山川”,这句表达了诗人在远方看到的一切景象都与他曾经熟悉的土地有关,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这里的“望中”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旅途中遥望远方的景象,而“皆我旧山川”则表明这些景象都是诗人曾经熟悉的地方,唤起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过去的感慨。最后一句“谁将淮水分南北,直到幽燕始是边”,这是诗人对于地理分布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淮水的流向,表达了对地理位置变迁的思考。他认为淮水原本只分南北流向,但在经过幽燕之后才到达了边界。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局势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示了一幅辽阔的自然景观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大漠的壮阔景色,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