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原是山中客,仅能扬雄一区宅。
穷冬十日不出门,群玉峰前看三白。
谁将名字落人间,丹陛入对天开颜。
江城作牧多暇日,犹有馀力穷跻攀。
膏肓不除泉石念,胜处何如眼中见。
四明风月岂无情,要是岁寒心不变。
晴檐初晃云母光,庭中已休雁鹜行。
玲珑元不碍达观,下视万物俱清凉。
【注释】
先生:指诗人自己
山中客:指隐居者
扬雄:东汉辞赋家,曾作《太玄经》
群玉峰前:指杭州灵隐寺旁的九个山峰,即“九里”
三白:指白石、白猿和白鹭鸟
丹陛:指皇帝的宫殿台阶。
江城:指浙江杭州。
膏肓:中医上指心脏与膈膜之间,病在此处无药可医。喻疾病严重。
胜处:好的景色。
四明风月:指浙江东部的风光景物,四明是地名,这里指宁波地区。
达观:佛教用语,指洞察事理,超脱世俗名利之心。
云母光:指云母透光,形容天光如水。
庭中已休雁鹜行:庭院中不再有雁鸭飞翔。
玲珑:指玲珑剔透,形容物体精致美丽。
【译文】
先生原来是个隐居山中的客人,只有能住得起扬雄那样的小宅子。
穷冬十日不出门,群玉峰前看三白。
谁把名字落人间,丹陛入对天开颜。
江城作牧多暇日,犹有馀力穷跻攀。
膏肓不除泉石念,胜处何如眼中见。
四明风月岂无情,要是岁寒心不变。
晴檐初晃云母光,庭中已休雁鹜行。
玲珑元不碍达观,下视万物俱清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每句一韵(首句可押可不押)。第一、二句为起兴,第三、四句为正意,第五、六句为转折,第七、八句为结尾,中间以“谁”、“要”、“胜”等词作为过渡。
诗的第一句点出题旨,说明作者自比为山中人。第二句承前启后,引出下文。第三、四两句说:“我”虽然不能像扬雄那样拥有大片住宅,但也能享受山中之乐;冬天虽冷,但我还是喜欢到外面去观赏风景。这两句是说,尽管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我也喜欢山水之美。
五、六两句转入正意,说:“我”虽然不是朝廷重臣,但却能受到皇帝的青睐。这两句是说,“我”虽不是朝廷重臣,但“我”的名字却可以留在皇帝面前。
七、八两句又回到前面的话题,说:“我”虽然不是朝廷重臣,但“我”仍然喜欢欣赏山水之美。这两句是说,“我”虽是普通百姓,但“我”仍喜欢欣赏山水之美。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