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蹄旦旦风尘表,入眼群山青未了。
刺藤迎日子先红,荞麦得霜花渐老。
丛祠诡怪画村疃,古寺骞腾出林杪。
征衫多次逐飞鸢,下担有时随宿鸟。
初晴得去恨迟迟,独夜不眠忧悄悄。
公如老骥暂伏枥,我类游鳞终屈沼。
一朝王事有期会,百里民情同探讨。
详于禹贡辨等级,明似离娄烛幽眇。
高依丘垄或微收,低近陂塘翻尽槁。
凶荒有数合均一,报应于中又分晓。
不能究实害非浅,傥使从宽恩岂小。
兹行到处欲春风,批放莫教分数少。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农田景象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对每一联的逐一解释:
- 轮蹄旦旦风尘表,入眼群山青未了
- 轮蹄旦旦(早晨):指早晨出发时车轮滚滚,尘土飞扬。
- 风尘表:形容路途中尘土飞扬,尘土被风吹起。
- 群山青未了:远处的山峦在晨光中显得更加青翠,但还没有完全露出山色。
- 刺藤迎日子先红,荞麦得霜花渐老
- 刺藤迎日子先红:指早晨的刺藤花朵比太阳还要红。
- 荞麦得霜花渐老:指早晨的荞麦已经结出了霜花,颜色开始变老。
- 丛祠诡怪画村疃,古寺骞腾出林杪
- 丛祠诡怪画村疃:指村庄中的祠堂和建筑被描绘得诡异古怪。
- 古寺骞腾出林杪:指古老寺庙的屋顶在清晨的雾气中升腾而出,如同从树林顶端升起一样。
- 征衫多次逐飞鸢,下担有时随宿鸟
- 征衫多次逐飞鸢:指经常穿着外出的衣服跟随风筝飞翔。
- 下担有时随宿鸟:指有时候放下行李,跟随着宿鸟一起行动。
- 初晴得去恨迟迟,独夜不眠忧悄悄
- 初晴得去恨迟迟:因为天气晴朗而感到遗憾,因为不能立即出发。
- 独夜不眠忧悄悄:一个人在夜晚无法入睡,内心忧虑重重。
- 公如老骥暂伏枥,我类游鳞终屈沼
- 公如老骥(比喻):公就像一匹老马暂时卧在马槽里。
- 我类游鳞终屈沼:像我这样游动的水族终究会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
- 一朝王事有期会,百里民情同探讨
- 一朝王事有期会:一旦国家的事情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期限。
- 百里民情同探讨:整个地区的民众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共同关心国家大事。
- 详于禹贡辨等级,明似离娄烛幽眇
- 禹贡(古代文献):指的是《禹贡》,中国古代的一种地理志书。
- 离娄烛幽眇:比喻极其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看清最隐蔽的事物。
- 高依丘垄或微收,低近陂塘翻尽槁
- 高依丘垄或微收:高的地方依靠着坟墓,可能有轻微的收获。
- 低近陂塘翻尽槁:靠近水塘的地方可能已经干涸,只剩下干草。
- 凶荒有数合均一,报应于中又分晓
- 凶荒有数合均一:灾害频繁,但总体上还算平均和一致。
- 报应于中又分晓:在灾难中,善恶有果,好坏有报,因果报应清晰可见。
- 不能究实害非浅,傥使从宽恩岂小
- 不能究实害非浅:不能彻底查明灾害的危害程度。
- 傥使从宽恩岂小:即使施予宽大的恩惠,也不应该轻视。
- 兹行到处欲春风,批放莫教分数少
- 兹行到处欲春风:此行到处都需要春天的气息。
- 批放莫教分数少:批准的数量不要太多,以免浪费资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农民辛勤劳作、农田景象以及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田野、农具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们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参与意愿,以及对国家政策和治理的关注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