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当年恨几多,楚山千叠郁嵯峨。
泪痕点滴留斑竹,宝瑟悲凉隔素波。
妫汭旧存虞史载,苍梧谁证汲书讹。
凄凉吊古堪伤处,那更潇湘接汨罗。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帝子”指二妃,通过写二妃的怨恨、泪痕、宝瑟等物象来表达对她们的哀思。首联点出题意,二妃当年恨事甚多。颔联用典,二妃泪滴在斑竹上,留下斑斑点点的泪痕;二妃悲凉的心境隔在清澈的素波中。颈联用典,妫汭旧存虞史载二妃之冤情,而苍梧谁证汲冢之伪说。尾联化用屈原《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句意,将潇湘比作汨罗,表达了对二妃的深深哀悼。全诗借物抒情,托古讽今,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
【答案】
题黄陵祠(黄陵庙)
①帝子 :神话传说中舜南巡死于苍梧,其妻娥皇、女英追至湘江为丈夫哭泣而死。后人因称舜为“帝子”。②帝子恨几多:帝子即舜,舜为尧臣,被尧的儿子丹朱所囚,后得舜妃娥皇、女英相救而脱险。但二人终不得见,只留有“帝子恨”之说。③楚山:指九嶷山。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西。《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④千叠:层层叠叠的山峰。⑤嵯峨:高耸的样子。⑥泪痕:指二妃的眼泪。⑦宝瑟:传说中的乐器,传说是伏羲氏所作。⑧素波:指湘水。湘水又名汨罗水,流经湖南境内。⑨妫汭:地名。在今河南南阳西,是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尚书·尧典》记载:“禹平水土方,川泽既修,山林群帝咸乂。……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四海之内,高山长河,草木鸟兽,无不咸若。”⑩汲书:指《汲冢记》。相传春秋时鲁文公时,晋人赵鞅、荀寅取晋靖侯之孙伯鲁回国,立为晋君。晋国大臣范吉射射杀伯鲁,将其尸骨埋在曲沃,又埋入地下,并掘墓鞭尸。伯鲁的儿子赵孤随从父兄的尸骨到曲沃认尸。后来赵孤在周襄王的支持下夺回王位。赵孤就是前258年即位的秦孝文王。赵武灵王死后,秦国乘机进攻赵国,赵武灵王的后代赵何曾率兵抵抗。赵何曾就是前256年即位的秦王庄襄王。赵武灵王的孙子赵嘉曾随同秦军作战。赵嘉就是前247年即位的秦王政。所以《史记·秦始皇本纪》有“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的说法。⑪苍梧:《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舜生三十月,瞽瞍盲,而舜放母弟商均于崇山,令象驯服于南蛮。于是乃使象为狱官,教黎人以宫刑。”⑫汲冢:古代传说中有一本书藏在汲县的古冢里,故称。⑬帝子:指舜。⑭泪痕:指二妃的眼泪。⑮斑竹:一种竹子,其皮上有斑纹。⑯宝瑟:传说中的音乐器具。⑰悲凉:悲伤凄凉。⑱素波:指湘水。⑲妫汭:地名,在今河南南阳西。⑳苍梧:在今广西梧州一带。㉑汲冢:古代传说中有一本书藏在汲县的古冢里,故称。㉒苍梧谁证:指二妃的冤屈谁去证明?㉓苍梧:指舜南巡途中死于苍梧。
赏析:
此诗以黄陵为题,咏二妃的故事。二妃是帝子舜的配偶,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千古绝唱。诗中通过“帝子”、“泪痕”、“宝瑟”等意象,描绘了二妃的怨愤与悲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