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尊北极,孝友播南昌。
礼法儿孙睦,雍和道路扬。
地灵浮喜气,山近接岚光。
投辖添宾榻,鸣鼙启食堂。
纸窗刍酒响,竹径焙茶香。
克己甘藜藿,矜贫济稻粱。
时平安九族,家计庆千箱。
每听游僧说,神清鬓未霜。
诗一:文明尊北极
诗句释义:
“文明尊北极”中的“文明”和“北极”均指代高洁的德行。这里的“尊”表示尊崇,意指书院中人崇尚高尚的道德修养。
译文:
书院崇尚高尚的德行,尊敬道德高尚的人。
注释:
- 文明:高尚的德行。
- 北极:比喻最高的境界或标准。
诗二:孝友播南昌
诗句释义:
“孝友播南昌”中的“孝友”指的是孝顺与友爱的品质。“播”是传播、散布的意思。这里强调这些品质在南昌广泛传播。
译文:
孝顺与友爱的品质在南昌广泛传播。
注释:
- 孝和友:孝顺和友爱的品德。
- 播:传播、散布。
- 南昌:地点名,指代中国江西省会城市南昌市。
诗三:礼法儿孙睦
诗句释义:
“礼法儿孙睦”中的“礼法”代表儒家的礼仪法度教育,“儿孙”指的是子孙后代。这里的和睦表达了家庭和谐的氛围。
译文:
家族中遵循礼法,子孙之间关系和睦。
注释:
- 礼法:儒家的礼仪法度教育。
- 儿孙:子孙后代。
- 睦:和睦、和谐。
诗四:雍和道路扬
诗句释义:
“雍和道路扬”中的“雍和”意味着和谐,而“道路”比喻为途径或方法。这里描绘了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或者生活态度。
译文:
书院倡导和谐的生活态度,社会风气得以提升。
注释:
- 雍和:和谐。
- 道路:比喻为途径或方法。
诗五:地灵浮喜气
诗句释义:
“地灵浮喜气”中的“地灵”暗喻书院或地方有灵气,能感应到吉祥的气息,“飘浮”形容这种气息轻快飘扬。
译文:
这个地方有灵气,使得人们感受到喜庆的气息。
注释:
- 地灵:指具有灵气的地方或地方有灵气。
- 飘浮:形容气息轻快飘扬。
- 喜气:喜庆的气息。
诗六:山近接岚光
诗句释义:
“山近接岚光”中的“山近”表示山与地面接近,“岚光”即山间的光影或者云雾的光辉。这里描绘了一幅山景与光影相映成趣的画面。
译文:
山与地面接近,山间光影交织,景色美丽动人。
注释:
- 山近:山与地面接近。
- 岚光:山间的光影或者云雾的光辉。
诗七:投辖添宾榻
诗句释义:
“投辖”是古代礼节,用投下辖(马缰绳)来增添座位,这里用来表示招待客人的行为。“宾榻”指宾客休息用的床榻。
译文:
为了欢迎客人,主人放下马缰绳增添座位,提供床榻让客人休息。
注释:
- 投辖:古代礼节,意思是放下马缰绳增添座位。
- 宾榻:宾客休息用的床榻。
诗八:鸣鼙启食堂
诗句释义:
“鸣鼙”在这里可能是一个错别字或者是误传,根据上下文推断应为“鸣钟”,意为敲响钟声以唤醒人们开始吃饭。这里描绘了清晨起床准备用餐的情景。
译文:
清晨钟声响起,人们开始准备用餐。
注释:
- 鸣鼙:可能是错误或误传的词语,依据上下文猜测应为“鸣钟”。
诗九:纸窗刍酒响
诗句释义:
“纸窗”指窗户是用纸糊的,“刍酒”即用稻麦等粮食酿造的酒。这里可能指的是早晨醒来后,听到窗外有酒香飘来的声音。
译文:
清晨醒来,听到窗外有酒香传来。
注释:
- 纸窗:窗户是用纸糊的。
- 刍酒:用稻麦等粮食酿造的酒。
- 响:声音。
诗十:竹径焙茶香
诗句释义:
“竹径”指的是由竹子铺成的小路,“焙茶香”指将茶叶放在火上烘焙产生香气。这里描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场景,人们在竹林小路上享受着烘焙茶叶带来的香味。
译文:
竹林小路上,人们享受着烘焙茶叶的香气。
注释:
- 竹径:由竹子铺成的小路。
- 焙茶香:将茶叶放在火上烘焙产生香气。
诗十一:克己甘藜藿
诗句释义:
“克己”指克制自己的欲望,“藜藿”指粗劣的野菜,这里比喻为朴素的生活,也暗示着不贪图物质享受。
译文:
克制自己的欲望,过着简朴的生活。
注释:
- 克己:克制自己的欲望。
- 藜藿:粗劣的野菜,象征简朴的生活或不贪图物质享受。
诗十二:矜贫济稻粱
诗句释义:
“矜贫”表示同情贫穷的人,“济稻粱”即救济粮食,这里指帮助贫困的人解决温饱问题。
译文:
同情贫穷,救济他们解决温饱问题。
注释:
- 矜贫:同情贫穷的人。
- 济稻粱:救济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