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尽西南一隙明,荒荒野色弄微醺。
青烟白骨行人老,苦竹黄芦细路分。
寒雁不来秋似水,故园何处草如云。
高怀久为凭阑尽,更遣西风化白纷。
这首诗的原文是:
望尽西南一隙明,荒荒野色弄微醺。
青烟白骨行人老,苦竹黄芦细路分。
寒雁不来秋似水,故园何处草如云。
高怀久为凭阑尽,更遣西风化白纷。
诗句注释:
- 望尽西南一隙明:望向西南,看到一丝缝隙中的光亮。
- 荒荒野色弄微醺:荒漠的景色在微风中似乎有些醉人。
- 青烟白骨行人老:青烟和白骨象征着死亡,行人衰老。
- 苦竹黄芦细路分:苦竹和黄芦是秋天的景象,细路被分割开来。
- 寒雁不来秋似水:秋天的雁群不飞来,仿佛是水面一般平静。
- 故园何处草如云:故乡的草地广阔,犹如云一般无边无际。
- 高怀久为凭阑尽:长久以来,我都在栏杆边倚靠,直到时间尽头。
- 更遣西风化白纷:西风继续吹动,将落叶化为纷飞的白色。
译文:
望向西南,看到一抹光亮;沙漠的景色在微风中显得有些迷离。
青烟和白骨代表着死亡,行走的人显得年迈;苦竹和黄芦描绘了秋天的景致,道路被划分成了不同的部分。
秋雁不再迁徙,仿佛水面一般宁静;故乡的草地辽阔,像是云朵一样无边无际。
长久以来,我一直靠在栏杆上,直至黄昏时分。
西风继续吹动,把落叶变成了纷飞的白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广阔的自然景象。诗人站在栏杆上,眺望着远方,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无常。诗中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