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泗曾经禹决馀,斯民无复惧为鱼。
鱼枯却识江南岸,应有临渊羡不如。
谢赵庐州送淮白
淮泗曾经禹决馀,斯民无复惧为鱼。
淮水源流贯中州,南北分界九十秋。
欲放此鳞归纵壑,要留佳瑞入王舟。
译文:
淮水之源千古流贯中州大地,自南向北分为南北两段,历经九个春秋。
如今百姓不再害怕被洪水围困,犹如鱼儿得以安全归海。
昔日的危机已经过去,如今的安宁让人羡慕不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淮水的源头和流向,以及它给人民带来的益处。诗人通过对淮水的赞美,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诗中的“禹决余”、“斯民无复惧为鱼”、“临渊羡不如”等词语,都生动地描绘出了淮水的神奇力量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国家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