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原发邹鲁,功德被九州。
迢迢数千年,伊洛乘其流。
去之又百载,武夷阐诸幽。
斯文代显晦,天意非人谋。
正脉远相续,何必并世游。
峨峨陵阳山,下镇西南陬。
师法自心得,如亲接前修。
一气妙亭毒,小大各有求。
惟此生息机,不隔春与秋。
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
太虚丽日月,纤翳无停留。
本根自深茂,况复加穷搜。
微言析脉理,要指会衿喉。
工夫自中积,应物乃其优。
汉庭高论著,周原出咨诹。
耿耿恻隐心,若将纳诸沟。
拳拳敬王义,敢有非嘉猷。
俯视不义贵,如比空云浮。
所虞素学负,岂愿清名收。
阊阖入云端,蜀天方阻修。
西上香炉峰,江流去悠悠。
问学久不明,风俗日以偷。
塞口谨勿言,令人但深忧。
世如大膏肓,终当待公瘳。
格天未易到,责己尤难周。
大学无已时,白首何当休。
诗句:
- 大原发邹鲁,功德被九州。
- 迢迢数千年,伊洛乘其流。
- 去之又百载,武夷阐诸幽。
- 斯文代显晦,天意非人谋。
- 正脉远相续,何必并世游。
- 峨峨陵阳山,下镇西南陬。
- 师法自心得,如亲接前修。
- 一气妙亭毒,小大各有求。
- 惟此生息机,不隔春与秋。
- 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
- 太虚丽日月,纤翳无停留。
- 本根自深茂,况复加穷搜。
- 微言析脉理,要指会衿喉。
- 工夫自中积,应物乃其优。
- 汉庭高论著,周原出咨诹。
- 耿耿恻隐心,若将纳诸沟。
- 拳拳敬王义,敢有非嘉猷。
- 俯视不义贵,如比空云浮。
- 所虞素学负,岂愿清名收。
- 阊阖入云端,蜀天方阻修。
- 西上香炉峰,江流去悠悠。
- 问学久不明,风俗日以偷。
- 塞口谨勿言,令人但深忧。
- 世如大膏肓,终当待公瘳。
- 格天未易到,责己尤难周。
- 大学无已时,白首何当休。
注释:
- “大原发邹鲁”:指的是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和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的古老文明起源地。
- “功德被九州”:表示这些古代圣贤的德行和功绩遍布整个中国。
- “迢迢数千年”:形容历史的长河流淌了几千年。
- “伊洛乘其流”:伊洛是指伊水和洛水,它们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武夷阐诸幽”:武夷山在福建武夷区,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 “斯文代显晦”:这里的“斯文”指的是儒家文化或学术。
- “天意非人谋”:强调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
- “正脉远相续”:正脉指的是儒家学说的根本精神,远相续则表示这种精神传承不断。
- “何必并世游”:不需要刻意追求与当代的人交往或比较。
- “峨峨陵阳山”:陵阳山位于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 “师法自心得”:学习的方法是自己领悟得来的,而不是通过模仿他人。
- “一气妙亭毒”:形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 “小大各有求”:无论大事小事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 “惟此生息机”:这里指生命的维持和发展是有其内在逻辑和机制的。
- “皎皎冰雪姿”:形容人品高洁如冰雪般晶莹剔透。
- “太虚丽日月”:形容天空之美如同日月一样璀璨。
- “纤翳无停留”:微小的尘埃也无法阻挡其美丽的展现。
- “本根自深茂”:事物的基础坚实,发展自然旺盛。
- “岂愿清名收”:不愿意因为追求名声而失去了内心的真实。
- “阊阖入云端”:阊阖是神话中的神门,此处形容进入高空的门户。
- “蜀天方阻修”:蜀地的天空宽广,但同时也充满了挑战。
- “西上香炉峰”:香炉峰位于四川省西部的峨眉山上,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 “江流去悠悠”:江水流动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 “问学久不明”:长时间的求学经历使得人们对于学问的认识变得模糊不清。
- “风俗日以偷”: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逐渐被淡化或消失。
- “塞口谨勿言”:谨慎地保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要随意发表。
- “世如大膏肓”:比喻整个社会或国家的状况就像身体上的病疾一样严重。
- “终当待公瘳”:最终需要等待你的恢复或治愈。
- “格天未易到”:达到天道的境界不容易,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 “责己尤难周”:责备自己往往很难做到周全。
- “大学无已时”:大学问是没有尽头的,永远需要学习和思考。
- “白首何当休”:即使到了晚年也应该继续奋斗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