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
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
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
莎径热未剧,晨昏往来宜。
注释:
首夏二章呈诸邻其一:首夏,初夏。二章,两首诗。呈,赠送;诸邻,各位邻居。其一:第一首。
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首夏的树荫很浓密,清凉和煦的气息从这个时候就产生了。
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笋长到八九尺高,荷花长出三四枝了。
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新衣服裁剪得像蝉翼那样轻薄,旧扇子拂过时就像蜘蛛丝一般轻。
莎径热未剧,晨昏往来宜:莎草小道上的热气还没有变得很盛,早晚往来很方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初夏时节,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首句“首夏木阴薄”描绘了初夏时树木茂密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清和自一时”则表达了这个时节特有的清爽和和谐。接下来三句,诗人描述了初夏季节的自然景观:“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笋已经长到了八九尺高,荷花也开了三四朵了。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初夏时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然后诗人又通过“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天气的特点:“新衣像蝉翼一样轻薄,旧扇如蛛丝般轻快”。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初夏的气候特点,也展示了作者善于观察生活的特点。最后两句“莎径热未剧,晨昏往来宜”,则是对初夏早晨和晚上出行情况的描写:“莎径上的热气还不浓厚,早晚来往很方便”。这句诗既体现了初夏清晨或傍晚时分的凉爽,也反映了这个季节人们出行的便利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初夏时节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