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奠垂将撤,笳箫俨欲行。
野寒嘶故马,树转出新旌。
泉路幽无底,鱼灯暧不明。
如何赍美志,郁郁向佳城。
【注释】
故翰林:故旧的翰林学士。祖奠:祖庙祭奠。垂:将。撤(shè):撤去。笳(jiā)箫:古代管乐器,用牛角制成,形如笛而大,有长管。俨欲行:准备上路的样子。野寒:指野外寒冷。嘶:马鸣声。转:移动。树:指路边的树木。旌:旗子。泉路:指死后的阴间。幽:深不见底。鱼灯:代指冥灯。暧不明:昏暗不清。如何:怎么。赍(jī):赠送,寄托。美志:美好的愿望。郁郁:形容心情不痛快的样子。佳城:好地方,指人死以后灵魂所居之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在送别朋友后所作。此诗写朋友远行前的情景与心情。
开头两句“故翰林彭学士”,“彭”字是姓;“翰林”是皇帝的顾问,掌修史、起草文书等职务的官员。彭学士即彭泽,曾任过翰林学士。“祖奠垂将撤”,说祖庙中将要撤除供品祭祀,表示要启程远行了。“笳箫俨欲行”,“俨欲行”,意思是准备上路的样子。“笳”“箫”都是军中乐器,这里用来烘托气氛,渲染友人远行的哀伤情调。“野寒嘶故马”,写友人骑上坐骑,马也感到寒冷,发出嘶鸣之声。“树转出新旌”,意思是说树儿随着车子的移动也显得生动起来。“旌”在这里是旌旗的意思,因为车上插着旗子,所以车马行动,树枝也跟着晃动,好像活了似的。这几句描写十分传神,把友人临行前的悲凉情绪表达得十分充分。“泉路幽无底”,泉路上没有底,暗指死者已离世。“鱼灯暧不明”,鱼儿的灯笼暗淡不明,比喻自己思念之情无法传达。“如何赍美志”,用什么办法来寄托美好的心愿呢?作者以景结情,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