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袖犯风雪,驱车行诣谁。
朱门不可入,素友复难期。
依世诚多拙,迷方忽自悲。
褊心终寡合,吾道易参差。
【注释】
拥袖:用手遮住袖子。犯风雪:不顾寒冷,冒雪行走。朱门:指富贵人家大门的红色门环,也指富贵人家。素友:贫贱之交。素:平常、平素。依世:随从世俗。诚:实在、诚然。多拙:很笨拙。迷方:迷失方向。忽:突然。褊心:狭隘的心量或心胸。寡合:少有朋友。吾道:我的主张、方法。易参差:容易产生偏差和不齐整。
【译文】
我冒着风雪去寻访友人,可是没有找到;朱门里富家子弟不肯接见,贫士难求。随波逐流固然不好,但是要改变这种趋势也很不容易。我虽然胸怀大志,但总感到自己缺乏修养。
【赏析】
《雪中寻友人不遇》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公元76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冬天,当时诗人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左拾遗。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冒着风雪到朱门大户去拜访朋友却未遇的情景,反映了封建社会上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和彷徨情绪。
首联两句“拥袖犯风雪,驱车行诣谁”,点明了题意:冒着风雪去探访朋友,可友人不在家。这两句看似寻常事,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诗人冒着风雪去寻找朋友,说明诗人对朋友的重视与思念之情;而朋友不在家,表明他们之间关系疏远,友情不深。
颔联“朱门不可入,素友复难期。”进一步揭示了题意。这里用典,朱门代指权贵之家,素友代指贫贱之交。诗人之所以要冒着风雪去找朋友,是因为他认为朋友应该是真诚相待的,而不是像权贵之家那样只看重金钱利益而不顾及朋友的感受。然而,现实却是朋友之间存在着隔膜和隔阂,诗人对此感到非常失望和痛心。
颈联两句“依世诚多拙,迷方忽自悲。”直接点出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之情。他认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显得非常笨拙,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他也感到自己在迷茫中失去了正确的方向,陷入了困境之中。这种情绪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尾联两句“褊心终寡合,吾道易参差。”总结了自己的人生观。他认为自己的心胸狭窄,难以与人相处,而自己的主张和方法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和不齐整的现象。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他的遗憾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认识和自己的处境的思考。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