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佳县首,民物旧熙熙。
专用清谈治,非如俗吏为。
林疏丹橘迥,稻熟白芒攲。
宜使民无忘,严修太伯祠。
诗句释义:
- 三吴佳县首 - “三吴”指的是古时候的苏州、湖州一带,这里被称为“佳县”,意味着这些地区在古代是著名的好地方。
- 民物旧熙熙 - “民物”指的是百姓和事物,“旧熙熙”描述的是过去当地居民生活富足、和谐繁荣的景象。
- 专用清谈治 - “专用”表示特别使用或者专一地使用,“清谈”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高谈阔论或者高深莫测的谈论,“治理”则是指管理或者治理。这句话的意思是,专门用高深莫测的谈论来治理国家。
- 非如俗吏为 - “非”表示不是,“如”表示如同,“俗吏”指的是一般官僚,“为”表示做,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做法不是一般官僚的做法。
- 林疏丹橘迥 - “林疏”指树林稀疏,“丹橘”即丹桂树,是一种红色的果树,“迥”表示遥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远处可以看到稀疏的树林中点缀着红色的丹桂树。
- 稻熟白芒攲 - “稻熟”意为稻谷成熟,“白芒”指的是稻谷的白色穗毛,“欹”表示倾斜。这句话的意思是,成熟的稻谷呈现出金黄色,而白色的穗毛却显得有些倾斜。
- 宜使民无忘 - “宜”表示应该,“使”表示让,“民无忘”即让百姓不要忘记。
- 严修太伯祠 - “严修”指的是严格地进行修缮,“太伯祠”即太伯庙,这是纪念周太王长子的庙宇。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严格地进行修缮太伯庙。
译文:
在三吴这片盛产佳县的地方,自古以来民物就非常富裕和谐。
这里的治理方式与众不同,不依赖于一般的官僚手段。
在树林中可以看到稀疏的丹桂树,而稻谷已经成熟,金黄色的颗粒饱满地垂在枝头。
这种治理方式应该让百姓永远铭记,同时也要修缮好太伯祠。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三吴地区的美丽与治理方式为主题。通过对三吴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民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该地区的自然美景和人民的富裕生活。同时,诗中提到的“专用清谈治”反映了作者对于治理方式的独特见解,强调了通过高深莫测的谈论来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此外,诗中的“宜使民无忘”和“严修太伯祠”也表达了对民众教育和历史遗迹保护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吴地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其治理方式的赞美,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和谐社会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