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骑入榆关,皋兰苦战还。
摧锋佩刀缺,踏血马蹄殷。
铙吹来风外,牛羊出雾间。
须知沙塞恶,壮士变衰颜。
【注释】:
榆关:在今河北山海关。
皋兰:地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摧锋:指冲锋陷阵。佩刀缺:指战死。
踏血马蹄:形容战场上马蹄踏过鲜血的情景。马足践雪声如雷。
风外:风声之外。
雾间:雾气之中。
沙塞:边塞,这里指北方边陲的沙漠地带。恶:艰苦恶劣。
衰颜:衰老的脸。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将军奔赴边疆的壮丽画面。诗中表现了一个将士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场面。全诗四句,每句七字,一韵到底,音节铿锵有力。
开头两句写将军率领大军进入榆关,经过一场苦战,终于凯旋而归。“入塞”表明是出征归来,“万骑”则说明随同出征的兵力很多。“榆关”,在今山海关以东一带,是明长城的重要关口。“皋兰”,古国名,在今甘肃兰州附近。“苦战还”,说明战斗很激烈。这一句既写出了战事的艰难,又表现了将军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三、四句写将军凯旋归来时,他的部队已伤亡很大,只剩下残兵败卒;而他自己也身受重伤,倒在血泊之中。“摧锋”两句,写将军奋勇当先,冲向敌阵,最后壮烈牺牲。“摧锋”指冲锋,“佩刀缺”指战死。“踏血马蹄殷”是说将军虽然战死,但他的马蹄却踏出了深深的血迹。“殷”,形容马蹄踩过的地方血迹斑斑,十分惨烈。
五六两句写凯旋归来的将军,被风吹得远远的听不到号角声,只见牛羊从雾中出现。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疆风光图,但同时也暗示了将军已经不在军中。“铙吹来风外”,意思是说军号声在远处飘荡;“牛羊出雾间”,意思是说牛羊在浓雾中出现,这是一幅边疆自然景色画,也暗示了将军已经不在军中。这里的“风外”、“雾间”和上文中的“入塞”、“皋兰”一样,都是用对仗手法,表现了一种时空的转换。
七八两句写将军回到家乡后的所见所感。“须知沙塞恶”,意思是说应该知道边疆是多么艰苦恶劣;“壮士变衰颜”,意思是说那些曾经威武雄壮的将士们现在都变得面黄肌瘦,容颜憔悴了。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也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不幸遭遇的同情与关切。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它通过一个将军的征战经历,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与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