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新班旅,关东早陷围。
秦城金钥启,汉将玉门归。
龙旆朝云卷,狼山秋草腓。
沙尘埋马勒,风雪满戎衣。
左顾遮雕落,前行指雁飞。
开疆旧地阔,返道故人稀。
全节还平乐,论功拜武威。
普天饶战事,暇日定边机。
西塞呼鹰疾,南山射免肥。
封侯知不远,相与俟春晖。
诗句
入塞曲:这是一首描绘进入边塞的诗歌。
蓟北新班旅:蓟北是北方地区,新班旅指的是新调任为边疆地区的军官。
关东早陷围:关东是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早陷围意味着早被敌人包围。
秦城金钥启:秦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金钥指的是开启城门的工具,暗示着军队的胜利或凯旋。
汉将玉门归:汉将是指东汉时期的将领,玉门关是一个著名的边关,这里的归意味着回归故乡。
龙旆朝云卷:龙旆是皇帝出行时所乘的龙旗,朝云卷指的是早晨的景象。
狼山秋草腓:狼山是山名,秋草腓表示秋天的草原景象。
沙尘埋马勒:沙尘埋指的是沙漠中的沙尘覆盖了战马的缰绳。
风雪满戎衣:风雪满指风雪覆盖了士兵的衣物,戎衣通常指军装。
左顾遮雕落:左顾遮指的是左顾四周寻找猎物的动作,雕落可能指的是猎鹰或者猎物掉落。
前行指雁飞:前行指前进的动作,指雁飞可能指的是大雁南飞,也可能有比喻出征的意思。
开疆旧地阔:开疆指的是开拓边疆,旧地阔表示广阔的地域。
返道故人稀:返道指返回的道路,故人稀表示老朋友很少。
全节还平乐:全节指的是保全了自己的节操,还平乐可能指的是回到家乡或者平安无事。
论功拜武威:论功指的是评定功劳,拜武威可能指的是获得荣誉或者晋升为将军。
普天饶战事:普天表示整个天下,饶战事表示战争频繁。
暇日定边机:暇日表示闲暇的时候,定边机可能指的是确定边防策略或者制定军事计划。
西塞呼鹰疾:西塞指西边的要塞,呼鹰疾可能指的是呼唤猎鹰迅速捕捉猎物。
南山射免肥:南山指南方的山,射免肥可能指的是射中野兔并且收获丰富。
封侯知不远:封侯指的是获得侯爵或者封号,知不远表示不久将会实现。
相与俟春晖:相与指的是相互之间的态度,俟春晖可能指的是等待春天的到来,享受阳光和温暖。
译文
蓟北的新任军官调任到边关,关东地区已经被敌人攻破防线。
秦城的城门被打开迎接胜利之师,汉将带着玉门关的军队凯旋而归。
龙旗在朝霞中飘扬,狼山脚下秋草萋萋。
沙尘掩盖了战马的缰绳,风雪覆盖了士兵的衣裳。
士兵们左顾右盼寻找食物,前进的方向指向雁群飞翔。
开辟边疆的功绩令人自豪,返乡之路上朋友稀少。
保全自己的忠诚得以保全,论功可以被授予将军称号。
整个天下都在关注战事,闲暇之余决定边防策略。
西边的要塞需要紧急应对,南山上射中野兔十分肥美。
功名有望不久即得,大家相互期待春天的到来。注释
蓟北 - 中国北方地区,这里特指北方边疆地带。
新班旅 - 新调任的军官或士兵。
关东 - 函谷关(位于今陕西省韩城市)以东地区,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部落的军事区。
秦城 - 古代秦国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
金钥 - 古代的一种钥匙,这里用来象征开启城门的工具。
汉将 - 古代汉朝时期,负责保卫边疆的将领。
玉门关 -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道重要关口,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
龙旆 - 皇帝出行时所乘坐的龙旗,代表权威和荣耀。
朝云 - 早上的云彩,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或希望的开始。
狼山 - 一座位于今天山西省代县境内的山峰,地势险要,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
秋草腓 - 秋天的草地,形容草原广阔且生机勃勃。
沙尘 - 沙漠的沙子和尘土,这里用来比喻战场上的恶劣环境。
风雪 - 大风和雪花的组合,常用来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或战斗条件。
左顾遮雕落 - 左边观望寻找猎物的动作,雕落可能指的是猎鹰或猎物掉下的情景。
前行指雁飞 - 向前方指引方向,雁飞可能指的是大雁向南迁徙的场景,也比喻出征或行军。
开疆旧地阔 - 开拓疆域的地域广阔。
返道故人稀 - 返回家乡的道路变得荒凉,故人稀则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和对老朋友的思念。
全节还平乐 - 保全了自己的节操,并能够平安无事地返回家中。
论功拜武威 - 根据功劳的大小被赐予官职或荣誉。
普天饶战事 - 整个国家都被卷入战事之中,战事频繁。
暇日定边机 - 闲暇之时讨论或制定边防的策略。
西塞呼鹰疾 - 在西边的要塞呼唤猎鹰捕猎,强调速度和效率。
南山射免肥 - 在南山射中猎物后收获颇丰。
封侯知不远 - 功名有望不久即可达成,诸侯爵位或封号即将到手。
相与俟春晖 - 大家一起等待着春天的美好时光来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军人从出征到归来的全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战争氛围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战场的艰辛、胜利的喜悦以及战后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