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遍,羌笛又将残。
听声寒。
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边角静,戍衣单。
红闺万里梦断,都护请生还。
雁帛远,风急堕旌竿。
望长安。
甘泉铙吹,何日达萧关。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原文及注释
    甘州遍,羌笛又将残。
  • “甘州遍”是一首词牌名,这里指的是以毛文锡《甘州遍·春光好》为正体的作品。
  • “羌笛”,指羌族的笛子,常用来表达边关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 “残”,表示乐器已破损,暗示着边疆的荒凉与战事的频繁。
  1. 译文及赏析
    听声寒,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 通过“羌笛”和“残”的描述,营造了一种边塞孤寂凄凉的氛围。
  • “黄花碎叶”可能是指秋天的景象,也暗指战乱带来的破坏。
  • “雕戈铁马”则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场景,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 “飞雪满燕山”形容了北方冬天的寒冷景象,增添了一种苍凉美。
  • 结尾部分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边关士兵的辛酸经历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1. 译文及赏析
    边角静,戍衣单。红闺万里梦断,都护请生还。
  • “边角静”描述了边境的宁静,但这种宁静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忧虑。
  • “戍衣单”表现了士兵们生活的艰苦和对家人的思念。
  • “红闺”可能是指皇宫或贵族女子居住的内宅,而“万里梦断”则意味着远离家乡的将士们只能寄托于梦境之中。
  • “都护”是古代对高级将领的称呼,“请生还”表达了对胜利归来的期望和对将领的敬仰。
  • 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安,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同时,它也反映了战士们对家人的思念和为国家统一所做的贡献。
  1. 译文及赏析
    雁帛远,风急堕旌竿。望长安。
  • “雁帛”可能是指书信或家书,用来传递消息和思念之情。
  • “风急”描绘了风吹的速度之快,可能寓意着战争形势的紧迫。
  • “堕旌竿”意味着旗帜被风吹落,象征着军旗不再飘扬,可能预示着战事的不利或失败。
  • 结尾部分表达了对首都长安的思念和期待,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回到亲人身边。
  •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写战场的情景和对家人的思念,表达了战士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安。

《甘州遍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边塞风情的诗篇,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士兵的痛苦以及对和平的渴望。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品读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